延安时期红色家风的当代价值
2020年03月30日 00: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30日第1896期 作者:陈桂花

  红色家风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杰出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道德、价值取向和作风在家庭生活中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并提出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延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家风带动社风、党风和政风,共产党领导的区域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也为新时代社会风气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以延安时期红色家风
  涵育时代新人的道德品质
  
  清正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红色家风在个人品德方面彰显的是从严治家、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等优良作风。毛泽东百忙之中不忘孩子们品德心性的培养,他给毛岸英、毛岸青写信告诫他们不能骄傲自满,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毛岸英从苏联回来以后,毛泽东又把他送到农村上“劳动大学”,让他拜农民为师,接受艰苦环境的磨砺。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从严治家的优良家风,为涵养子女高洁个人品德提供了参考借鉴。新时代,家风仍然会影响家庭成员品德的形成,家风的好坏,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一定要严格要求。加强新时代家风建设,应继承弘扬延安时期红色家风中养成的吃苦耐劳、自立自强、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为新时代个人品德养成提供健康的精神养料,以此教育家人自觉抵制各种诱惑,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沉渣再起,避免年轻一代道德滑坡、品行堕落。
  
  以延安时期红色家风
  培育新时代的好家风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延安时期的红色家风是党员干部定其家、正其身的精神养料。毛泽东一家为革命奉献、朱德要求朱琦“学好本领好上前线”,体现出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朱德“为母亲度饥荒求捐助信”中蕴含的孝敬之情、尊老之行;周恩来拒绝给“四哥”介绍工作的请求、告诉他们“人生赖奋斗而存”的家风要求,无不渗透着模范家风的熏陶。当前,受各种物质利益和享乐思想的影响,一些家庭出现家风建设边缘化、家风内容功利化、重小家轻大家、重关系轻规则等诸多社会问题,重智轻德、推行功利性教育、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等现象值得社会警惕。延安时期形成的红色家风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新时代应弘扬延安时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学习他们从严治家、不搞特殊、清白正直、公私分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为社会建设提供良好家庭氛围。
  
  以延安时期红色家风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家风连着作风、党风、政风,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党员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就容易滋生家族式腐败,导致整个党风政风的滑坡。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坚守为人民服务宗旨,从来不搞特殊化,如埃德加·斯诺看到毛泽东的住所“非常原始”“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张闻天夫妻结婚“两个行李卷合在一起就是了”等。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勤政为民、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等方面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效仿,因而延安才呈现出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政治氛围。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参照和标杆,充分诠释了共产党人秉持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追求与政治信仰。新时期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和崇高品质,对于引领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人民观、权力观、亲情观,在全社会营造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以延安时期红色家风
  涵养社会风气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家教能够涵养道德、教化社会、引领文明。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万家庭好家风的延伸汇聚就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延安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的领导人身体力行、自觉涵养家风,他们带头艰苦朴素、躬行实践的行为为全社会树立了家风建设的榜样,有力地带动了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一个民主、平等、友爱的社会,形成了“十个没有”的良好社会风尚,成为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新时代,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人们振奋精神、积极乐观、勤劳朴实、道德高尚和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与借鉴延安时期红色家风建设的历史经验,既有利于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崇高的政治素养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又能够给民风和社风注入清新之风、先进之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总之,延安时期的红色家风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以红色家风促进个人品德提升,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对新时代推动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红色家风对新时代党风建设的启示研究”(2019ZX1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