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推动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
2020年03月30日 00: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30日第1896期 作者:张秀丽

  党的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奋斗历程来看,就是一部党的群众工作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辉煌成就,与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密不可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与人民群众建立起了水乳交融、和谐融洽的党群关系,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群众工作是共产党人永恒的实践课题,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应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与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夯实群众工作的信仰根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根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基于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心,基于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判断,基于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共产党人不信上帝,也不信鬼神,信的就是人民,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力量。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要始终坚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筑牢群众工作的情感基石。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为人民服务源自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群众立场是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首要原则。延安时期,上至党的领袖,下至普通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挂在心上,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树立起了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良好形象。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首先还是要解决立场问题,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我们应牢记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真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情感、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做人民满意的公仆。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养成群众工作的优良作风。坚持求真务实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了解中国的实际、群众的实际,要眼睛向下,深入实际,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延安时期,在党的号召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亲自带头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出把“抗日救国的政治口号与改善生活的经济口号”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原则和方法。在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需求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创新形式多样的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群众工作方法。党员领导干部要继承延安时期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坚持学以致用的优良传统,练就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提高自身本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延安时期,面对干部队伍里的“本领恐慌”,毛泽东号召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在不妨碍工作与战斗前提下,通过开展学习运动,使高级干部收到了“绝大效果”,党领导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员领导干部丝毫不可有懈怠心理,应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群众工作的本领。一方面增强学习本领,把学习贯穿于群众工作始终,通过学习提升精神境界、掌握科学思想方法,为读懂群众、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石,为思想自觉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坚持学以致用、学习实践两手抓,把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练就群众工作的本领,创造性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延安精神与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研究”(2019ZX2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