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2020年03月30日 01: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30日第1896期 作者:王东维 姬羽莎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引领功能。当前,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具有新的时代价值。

  第一,延安精神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与新时代党的理想观相契合,是共产党人补足理想信念之“钙”的力量源泉。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有机结合,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形势的变化,部分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动摇,违背了当初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道理,他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释放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当前,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仍然需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力量,以此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第二,延安精神所蕴含的求实作风与新时代党的务实观相契合,是引领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重要镜鉴。远大的理想只有通过求真务实的作风才能实现。延安时期,刘少奇说:“只有把伟大而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切实的实际工作、实事求是的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一大批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敢于担当作为,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延安时期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号召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应发扬延安时期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扑下身子了解民情、掌握实情,在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基础上增强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三,延安精神所蕴含的价值指针与新时代党的人民观相契合,是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与使命的重要历史渊源。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倡导弘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使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民主就是咱们自己来当家”的滋味,我们自始至终将维护群众的利益视为安身立命的重心所在,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良好政治氛围,赢得了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广泛支持。新时代,为了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了使我们党领导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始终具有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最稳固的执政基础,我们应时刻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着力增强人民福祉。

  第四,延安精神所蕴含的奋斗精神与新时代党的奋斗观相契合,可以为新时代各项建设事业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艰苦奋斗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事业前进的精神动力。延安时期,面对日寇入侵和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封锁,毛泽东倡导要永久奋斗。党培育了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领导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克服了边区的巨大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无论什么时候这个本色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能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奋斗、久久为功。我们应克服各种消极懈怠、贪图安逸的心理,把初心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自觉锤炼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磨炼奋斗意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继续艰苦奋斗。

  延安精神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与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的要求和目标相契合。在新时代,我们应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发展变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基因,从延安精神中不断汲取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力量。

  (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19JDSZK03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延安大学延安精神研究中心教授;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