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视角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
2020年03月27日 0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27日第189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人工物理环境和自然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学科,重在研究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影响下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我国环境心理学发展现状如何?未来有哪些新的学术增长点?围绕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研究热点转向人类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竭等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工业、商业和个人活动密切相关。“快速的森林退化和荒漠化现象、生物物种的减少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没有与生态环境协调一致导致的。”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吴建平表示,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准备,还需要人类正确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吴建平认为,心理学家应在减少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环境心理学有助于改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帮助人们设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干预措施。

  环境心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传入我国,并于1993年后逐渐发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徐磊青认为,环境心理学的兴起,源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和谐发展问题。该学科汇聚了建筑规划、心理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各学科的学者,他们从不同视角探讨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推动了环境系统的改善和社会系统的改良。当下,环境心理学开始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更多地关注改善生活品质、保护文化和历史等。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耿柳娜表示,近十年来,我国环境心理学得到长足发展。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热情日益高涨,研究议题不断丰富,涉及环保行为、环境风险、环境与健康等诸多方面。

  吴建平表示,当下中国环境心理学研究热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可持续行为的研究,如亲环境行为及其溢出效应、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等;二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探讨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益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身心疗愈作用等。
  
  将环境教育融入教学体系
  
  徐磊青表示,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提升生活品质,又形成了许多新的环境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环境心理学关注环境友好、气候变化等宏观议题。但在当下,我国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应是在社会与环境急速变化背景下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在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环境心理学可以为提升城乡环境品质、加强社会治理、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提供精准高效的理论支撑、知识媒介和技术路径。

  “环境心理学研究对推进学科融合、弱化学科壁垒、构建环境研究学术共同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耿柳娜表示,环境心理学要在研究视角上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环境心理学侧重对个人主体因素的研究,容易忽略对相关社会结构性因素的探讨。环境心理学研究需要借鉴其他学科宏观视角,重视社会结构性因素对环境行为产生的影响。要注重突破学科界限,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范式,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探究变量间的深层因果关系。

  耿柳娜认为,环境心理学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强调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取向。要立足本土研究,不仅应探究影响心理和行为的特定环境因素,还应分析产生这些影响的深层次原因,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独创性方法与理论。同时,我国环境心理学应重视跨文化研究,加强国际对话,以提升在国际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地位。

  环境心理学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吴建平表示,要把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保护教育,融合进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此外,环境心理学家应进入公共领域,与环境政策制定者和政府机构进行接触和对话,为制定正确的环境政策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