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6月23日电 (记者陆航 实习记者赵立凡)6月22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届科学技术与社会协同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
近年来,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呼之欲出,这种情形将引发经济增长方式、社会治理方式和国家竞争方式的深刻变革。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许宁表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既要关切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成果,又要善于把这些成果运用到哲学理论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当中去。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带来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带来了重大的挑战。聚焦新兴技术与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同时也为高校破解学科统筹和发展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经验和思路。
自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形成了科学知识与社会秩序共生的典型现象,且愈演愈烈。20世纪80年代,科学知识与社会秩序共生成为学界重要的研究主题。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尚智丛介绍,2004年有学者提出共生的理论框架,认为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是共同生产的,知识生产的模式和社会秩序是同时发生且相互影响的,并提出组成性与互动性两种共生模型,以及共生过程的四个核心概念。该理论得到了当代众多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学者的认可与关注,成为深入解释当代知识社会、知识经济和知识政治等现象的有效理论工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伯鲁表示,不受社会文化规范约束的技术研发冲动是危险的,而强势的社会文化规约又会扼制技术研发冲动。因此,在技术研发冲动与社会文化规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才是化解这一矛盾的现实路径或可行方案。高新技术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条路径、方法及其规约都是有限的,应当寻找高新技术功效与风险之间的平衡点,促使高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