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智库探究国际秩序发展路径
2019年06月26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26日第1721期 作者:本报驻伦敦记者 赵媛

  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6月12日发布报告《思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现代化》。报告阐释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内涵与发展历程,并提出面对技术革新、人口结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挑战,应优化国际治理,推进多边主义发展。记者围绕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国际秩序面临多重挑战

  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罗宾·尼布利特(Robin Niblett)认为,即便处在和平时期,各国也无法单独应对各种挑战。因此,人们无法避免地共同创造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所长亚当·沃德(Adam Ward)认为,未来,国际社会想要推进以多边主义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进一步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其中,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蕴含着对多边协议的破坏。

  沃德坦言,受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欧盟的影响力已经被削弱。欧盟目前尚未完全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制定全球战略,因而难以维护和推进以其为核心的多边主义。

  不过,欧盟在隐私、竞争、技术和环境等问题上的市场监管经验依旧值得借鉴。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欧洲项目主任托马斯·雷恩斯(Thomas Raines)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许多领域,欧盟已经成功地通过市场力量使其监管标准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未来欧盟可以更积极地致力于设计规则和标准,促进全球商品品质提升。例如,关注供应链和透明度;进一步推行法规,促进环境保护和减排;为新兴技术制定监管法规。

  深化同中国的合作

  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哈丽特·莫伊尼汉(Harriet Moynihan)提出,中国是坚定的多边主义支持者,国际社会应深化同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中国的经济发展支持和推动着国际机构更好发展,如在联合国面临预算短缺时,中国作为第三大捐助国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还是联合国维和预算的第二大贡献者。在解决有关贸易和投资的国际争端方面,中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莫伊尼汉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方面,中国一直是英国和欧盟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作为《巴黎协定》的坚定支持者,在推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实现既定目标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此外,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制定新的国际法,致力于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推行新的治理工具,进一步促进发展,增进国际合作。例如,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增进区域安全,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促进国际投融资等。

  优化全球治理机制

  尼布利特表示,国际机构的改革一方面要反映力量平衡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对全球治理本质的重新评估。

  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与金融副研究员史蒂芬·皮克福德(Stephen Pickford)认为,当前,重新审视国际经济和金融架构至关重要。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应该围绕三个基本方面谋划改革。第一,需要解决这两个机构的投票权问题。可持续的金融体系需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要认识到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第二,机构执行委员会的组成和结构也需要适应相关变化。第三,目前基于国籍任命机构负责人的非正式安排,并不一定是最佳的人才遴选机制。

  英国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与金融助理研究员马修·奥森福德(Matthew Oxenford)提出,世界贸易组织现有解决争端、促成共识的能力有待提升。世界贸易组织首先要确保对可持续贸易自由化的支持。在奥森福德看来,相较于全面的世界贸易组织谈判,通过特定行业的论坛和多边协议,更容易取得治理方面的进展。第一,银行等单一部门进行的监管协调,可为其他服务行业提供一个潜在的模板,也可以在没有正式贸易协议的情况下减少贸易壁垒。当然,这需要赋权给专业标准制定机构。第二,推进多边协商,并选择致力于类似目标的部分国家。这样可以为达成共同政策目标提供空间。第三,鉴于世界贸易组织作为规则制定者的作用有所减弱,该机构应集中精力为某些特定行业提供谈判平台,并建立多边协议的储存库。

  尼布利特认为,国际社会还需要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合作理念,充分吸收公民、民间社会、私营部门等的意见。城市、当地社区、跨国公司和民间社会组织,不仅是政府政策的“消费者”,还可以是共同达成解决方案的积极伙伴。国际社会可以关注更明智、更具政治意识、更善于利用数字媒介的公民和民间社会,动员个人和集体,在解决气候变化、资源过度消耗和健康成本上升等复杂问题方面,实现共同的政策目标。

  (本报伦敦6月20日电)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