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创造力培养
2020年12月03日 1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3日第2061期 作者:俞国良

  “疯狂天才”的迷思,历来被视为探讨创造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焦点,而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误解、曲解。要正确认识创造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楚它们各自的内涵。创造力是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过程和创造性产品组成的统一体,它至少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具有流畅性、独创性和变通性等体现“新”的品质、对个人或社会有价值(适应性)。一直以来,心理健康都是一个较难界定的概念。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较为一致地指向两个连续的阶段:一是适应性(即没有明显的心理疾病,人际关系良好)阶段,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与条件;二是发展性(个体潜能,主要是创造力的自由发挥)阶段,这是心理健康的目标。从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内涵可以看到,创造力是心理健康在个体高级阶段的自我实现,心理健康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创造力产生的结果又反作用于心理健康并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为创造力提供前提和保障

  创造力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与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适应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和“自我实现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界定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概念时,切不可将其7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仅仅理解为具有个体价值而对社会是毫无意义的。实际上,无论是创造力还是心理健康,其评价标准中都蕴含着“适应性”,也就是说其对个体或社会应该都是有价值的。对其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创造力应具有的“适应性”是心理健康“需要层次”的反映与表现,它内在地要求创造力对个体或社会是有用、有价值的。首先,它是符合个体特定需要,亦即对个体身心适应或身心健康是有利的。其次,“适应性”还意味着它能够对个体社会适应性具有一定意义,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具有创造力,而这也是心理健康应有的题中之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认为,创造潜能是人类独有的,人生的最高追求就是自由创造,这是人的内在固有价值的实现,人性的完美就是走向自我实现。他进一步认为,创造潜能的发挥既受到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心理健康与精神自由。显然,创造潜能具有可塑性和敏感性,如果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则很容易被淹没。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它是在任何时刻、在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即人要竭尽所能地利用和发展自己的天资、能力和潜能,使自己充满创造力并日趋完美。可见,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个体潜能发挥的观点是从内在价值论出发的,他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寻求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倾向和巨大创造潜力,这种“倾向”和“潜力”与本能有关,因而这种内在价值、要求的实现就是人的本性。可见,心理健康的发展包含了创造力潜能的发挥,而创造力的发挥又进一步提高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两者相互促进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毫无疑问,创造力是一种复杂程度远超一般认知活动的社会心理行为,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为创造力提供必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通过总结他的职业生涯经历发现,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的许多咨询来访者,皆因受消极情绪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创作,但经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其创造力又得以再现。据此,他认为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紧张、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灵活性,而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等)则会引起额叶皮质、杏仁核和海马体的功能异常;脑成像研究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的额叶明显减小,并导致情感和认知功能障碍。可见,心理健康为创造力提供认知结构前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为创造力提供非智力因素保障。也就是说,创造力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也受人格、动机、情绪、心理韧性等非智力因素制约,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均有赖于个体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众所周知,创造性人格特质或能力能否促成创造性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动机类型和水平,而这与“自我效能感”相关。我们对国内文献中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项元分析(共纳入18项,包含34个效应量),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得分呈高度正相关。同时,心理韧性也是影响创造力的一项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心理韧性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保障,那些心理韧性较强的个体在创造力方面也表现得更好。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体的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者其心理韧性也较强。情绪状态既是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创造力的一项重要非智力因素。情绪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已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研究者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情绪诱发实验发现,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而消极情绪则会对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客观地认识心理健康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我们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另一项元分析。为了避免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差异带来的混乱,以便于从整体上把握两者关系,我们将心理健康划分为积极指标和消极指标两个维度,共纳入文献82篇,包含效应量为95。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与创造力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心理健康消极指标与创造力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负相关,该结果具有跨性别和文化稳定性。元分析的结果更有力地证明,心理健康是创造力发展和发挥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创造力的发展有赖于个体内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内部心理健康状态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创造力的发挥。诚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自我实现的人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也是内在的本性得以充分发展的人。换言之,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是具备创造能力的;心理愈健康,其创造力也愈高;创造力发展得愈充分,愈能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创造力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制高点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刘易斯·麦迪逊·推孟(Lewis Madison Terman)对800名男性进行了3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取得较大成就的前20%与后20%的人相比,最主要的差距不在于智力而是他们的心理素质。随后,心理健康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心态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积极提供适应中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并有效地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从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促进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四个方面实现突破。兴趣的培养,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体现,也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创造热情,从而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育观念上,应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指导思想,让创新人才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认知方面,要培养中小学生清晰的自我认知,并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在情感方面,要引导中小学生不断调适情绪,并能够对他人的情感给予及时且积极的反应;在意志方面,孟子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论述,他认为通过磨砺坚忍的意志、建立健全人格,最终能够实现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在行为方面,强调中小学生行为的协调、适度,实现学校适应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要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其方向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理念是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转变;方法是大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有鉴于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制高点,在切实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创新型人才。进一步说,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层面和人际层面。从个体层面上讲,心理健康表现为自尊自信,它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在人际层面上,心理健康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表现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社会心理服务框架下,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中介作用,逐步走向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积极促进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在课程设置上,要依据中小学生年龄阶段、性别、人格特征、心理状况与认知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诸如采用心理情景剧、曼陀罗涂色、创造性诗歌写作等富有创造力同时具有心理辅导价值的活动。此外,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也是积极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结构良好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在制度上应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疏导、解惑、指路。中小学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主题班会的形式予以展现。在内容上,可以采用更加贴近生活与学习的如人际交往、情感问题、学习困难等有助于个人发展的主题。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演讲、社会实践、心理测评与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并促进中小学生自我实现的发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