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嵩昕: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
2019年06月18日 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18日总第1715期 作者:于嵩昕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西方一直试图基于其既有的陈述逻辑建构“一带一路”话语,其中充斥的误读、质疑和指责,一直不绝于耳。而今,随着“一带一路”实践成果日益丰硕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西方关于“一带一路”的话语出现了积极变化,并对自身以往认识中的一些问题展开反思。

  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中国坚持基本原则,明晰发展目标,推动互利合作,用自己的行事方式和陈述逻辑向世界明确表达究竟什么是“一带一路”,并逐步构建起跳出西方话语逻辑的、符合实际的“一带一路”话语。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致力于实现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正稳步推进人类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但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西方一直试图基于其既有的陈述逻辑建构“一带一路”话语,其中充斥的误读、质疑和指责,一直不绝于耳。而今,随着“一带一路”实践成果日益丰硕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发生的新变化,西方关于“一带一路”的话语出现了积极变化,并对自身以往认识中的一些问题展开反思。

  西方原有的关于一带一路话语

  福柯认为“话语”就是“陈述的整体”,这些陈述隶属于同一个话语结构,而话语结构的背后是“权力”,它是“控制”话语的力量。在话语背后的权力和话语结构既定规则的基础上,话语形成了自己的陈述方式。西方的话语结构,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西方话语结构背后的权力涉及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有成熟的陈述逻辑。在近现代人类历史进程中,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逐渐确立了其在世界范围的优势地位,它的话语结构也逐渐呈现出鲜明特征:第一,西方话语要求按照其自身的陈述逻辑去解释世界,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第二,现当代美国在西方话语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整个西方话语并不具有绝对的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既存在于西方不同国家之间,也体现在西方不同国家在不同领域的陈述逻辑之间。

  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西方舆论迅速做出回应,并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从国内学者的大量研究可见,西方主流媒体在有关“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常用“冒险”“战略”“殖民与帝国主义”“战争”等词汇,也会用到“重大机遇”“害怕失去霸主地位”“威胁”等相关描述。同时,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官方也秉持质疑、排斥,甚至是敌视的态度。截至2019年4月,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G7集团国家中仅有意大利正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并委派国家元首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虽然2015年我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已经明确将“共商、共建、共享”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却难以被西方主流话语所接纳。根源就在于,西方话语的陈述逻辑对此有着立场性的反对。

  西方关于一带一路的新话语

  近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与日俱增,并逐渐与世界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冲破西方话语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一带一路”建设实践的稳步推进,逐渐形成构建新话语的坚实基础;第二,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西方关于“一带一路”的新话语开始反思西方原相关话语本身,并对西方话语结构背后的固有权力展开反思。

  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中国坚持基本原则,明晰发展目标,推动互利合作,用自己的行事方式和陈述逻辑向世界明确表达究竟什么是“一带一路”,并逐步构建起跳出西方话语逻辑的、符合实际的“一带一路”话语。

  近六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合作共赢”成果是实实在在的。据商务部数据,2018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对外承包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721份,新签合同额1257.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同比增长4.4%。

  截至2019年4月,我国已经与131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8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9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有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约而来。在G7集团国家中,意大利元首亲自前来,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委派了高级代表。

  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德国《世界报》用一个整版刊发了新华社记者撰写的文章《新丝绸之路有助于重建德国工业衰退地区的城市》。西方媒体出现积极的态度,并不意味着西方话语的陈述逻辑被抛弃。西方的质疑声仍然存在。但这种积极的态度至少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一带一路”不再被曲解和误读,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新话语在一定范围内被接受。用一个整版报道“一带一路”的西方媒体,还有英国《金融时报》。2019年3月21日,该报用一个整版刊载了题为《欧洲对中国的新现实主义》的文章,在提及“一带一路”时,作者认为,美国的方式给欧洲制造了更多的根本性问题,欧洲需要与中国合作,以拯救那些被美国否决的大型多边协议。

  对于西方来说,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实践已经带来了令其无法漠视的现实变化;另一方面,它也难以全然接受自己话语结构外的新话语和新陈述逻辑。西方国家之间对“一带一路”认识的差异性,不仅体现了西方话语陈述逻辑上的分歧,也显示出其内部裂痕日益明显。实际上,从经济逻辑出发,“一带一路”为西方国家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这一实践也为西方提供了非对抗的“合作共赢”新话语,触动了现有西方话语结构。但是,美国现任政府处处忧心一个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是否会动摇它的世界霸主地位。

  西方一带一路新话语呈现明显反思特征

  在特定的话语结构中生成的话语,不一定会维护其所在的话语结构。福柯认为,“话语承载着和生产着权力:它加强权力,又损害权力,揭示权力,又削弱和阻碍权力”。这是由于话语会反思其所在的话语结构,促使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话语会削弱话语结构背后的固有权力。2017年以来,西方出现的关于“一带一路”的新话语呈现出明显的反思特征。一方面,这些反思会直接指向话语结构背后的权力机制;另一方面,也会对基于这种权力机制产生的、西方原有的“一带一路”话语提出质疑。这种现象在一直坚持抵制“一带一路”的美国话语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7年11月3日,《时代周刊》第一次刊发了一幅带有非英语字符、中英双语的封面:“China Won/中国赢了”。该刊用8页大篇幅刊发了一篇题为《新丝绸之路》的文章,文中介绍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的国际合作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抨击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内投资方面的措施无力,他的各种“退群”行动,以及对“一带一路”采取抵制措施等,这让世界只能眼望中国。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之与媒体及一些精英人士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在美国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非官方话语对官方话语陈述逻辑合理性以及背后的权力机制提出强烈质疑,甚至采用了全然不同的陈述逻辑对其进行否定,并重新建构相关话语。2019年4月27日,《纽约时报》刊出了一篇题为《中国是向世界放高利贷的吗?》的文章。文中批判了西方一些所谓中国导致“债务陷阱”的言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经常被夸张或误读,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对“一带一路”的重新解读体现了西方话语的自我反思。

  西方内部出现的这种分歧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英国“脱欧”进程及特朗普入主白宫对西方一直倡导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其内部裂痕,也造成了欧美社会的裂痕。美国调查机构盖洛普2019年5月15日至30日开展的调查显示,特朗普支持率为40%,不支持率为55%。虽然近两个月其支持率持续走低,但仍然相对较高。高支持率与高不支持率并存,表明了美国社会意见的两极分化,也体现了美国不断加深的社会裂痕。另外,西方在自身发展和国际贸易等方面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的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突破西方对一带一路表达的话语体系

  西方话语背后的固有权力是根深蒂固的,它始终影响着西方话语环境中的“一带一路”表达。

  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2018年出版的新著《恐惧:特朗普在白宫》爆料了白宫内部的许多故事。其中仅有的涉及“一带一路”的一处,是作者对2017年发生的一次对话的解释。当时的白宫高级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要求当时在任的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James Mattis)帮助围堵中国,交换条件是班农会支持马蒂斯保留美国在阿富汗驻军,因为阿富汗是中国“一带一路”通往欧洲的交通要道。但马蒂斯却说,他支持全球贸易,这种贸易很好。这种表态让班农大吃一惊,因为班农觉得马蒂斯根本不懂国家战略。这个国家战略就是要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全面围堵中国。虽然两人现在都已离任,但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导向并没有发生变化。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不惜损害自身及盟友的利益,违背其倡导多年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规则,想方设法限制中国的发展。

  在西方话语中,霸权逻辑与霸权行为相辅相成,排斥其他逻辑,无视其逻辑本身的不合理性。在这种逻辑中生成的话语会藐视一切事实真相,完全根据其目标指向,任意解释现实。同时,美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又强化了这种霸权逻辑。早在2009年,华裔学者吴旭就在《如果美国背叛了全球化》一文中预见到,美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走向“去全球化”,美国将会采取“美国优先”政策,将会偏向“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构建一带一路的积极话语

  从“一带一路”建设近六年来的发展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建立合理的“一带一路”话语,并影响西方话语,进而促进西方话语内生成合理的关于“一带一路”的话语。第一,构建“一带一路”话语要基于实践成果,用实践的成果进行陈述会更有力量。西方的猜忌、怀疑,会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不攻自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在认可“一带一路”建设成绩的同时,自然会生成关于“一带一路”的积极话语。第二,要利用好西方话语解释力日渐衰弱这一现实,它们存在于西方内部不同的陈述逻辑、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国家之间。在混杂的意见和声音中,我们需要坚持“一带一路”的陈述逻辑,并针对不同国家的语境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第三,在西方话语无力解释或解释失效的方面,我们要强有力地发声。西方话语的陈述逻辑无法解释清楚什么是“共商、共建、共享”,什么是“合作共赢”,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需要我们在“一带一路”话语构建过程中,做出更加详细、深入的解读,并通过不同国家的媒体进行有效传播。

  总而言之,西方对“一带一路”的关注一定会持续下去。“一带一路”话语的生成和构建,必须直面西方话语的挑战。对西方关于“一带一路”话语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有效地构建 “一带一路”话语,并对西方相关话语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8BXW02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多模态视阈下‘一带一路’国际新闻话语研究”(2017BXW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