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而有度 行而有方——原创歌剧如何“走出去”
2019年06月17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17日第1714期 作者:王坤彤

  作为舶来品,歌剧自20世纪传入我国后,逐渐本土化并生根发芽,从无到有,由有至盛,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文化交流中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近年来,《玛纳斯》《红军不怕远征难》《命运》等一批原创歌剧集中涌现,歌剧创作逐渐趋向于百花齐放、百剧争春的繁荣盛景。

  优秀原创歌剧的传播视野绝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应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成为文化输出的有力渠道,成为增进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那么,歌剧如何创作才能更好地“走出去”?什么样的歌剧既能彰显中国形象又易于海外传播呢?

  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精神内核

  从《摩诃兜勒》到《秦王破阵乐》,从宫廷燕乐到学堂乐歌,中外音乐交流以秦汉为端绪,在“西学东渐”和“东乐西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赓续绵延,灿烂辉煌。纵观两千多年的中外音乐交流,不难发现,音乐传播的精神内核始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输出和推广。

  音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表征,音乐交流的背后必然伴随着文化的输出。早在盛唐,我国燕乐和雅乐就漂洋过海,大量流传到日本、高丽、百济、新罗等地,成为当地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此同时,盛唐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东邻各国。如当时传播较广的《秦王破阵乐》,这首乐曲是为歌颂秦王李世民击败叛将、解唐之危的丰功伟绩而作,在乐曲远播海外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其所蕴藏着的文化内核,即君主英勇善战、国力昌隆富强的盛唐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精神内核,不仅有助于原创歌剧“走出去”,更有益于树立中国形象。2017年,中央歌剧院在意大利演出了原创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用世界人民所理解和熟知的歌剧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作为第一部“走出去”的红色题材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再现了长征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史诗,向世界传扬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历尽艰险而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以长征精神和红色基因为核心支撑点,通过歌剧这个易于接受的艺术渠道,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

  那么,如何充分发掘中华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重要的评判标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精华是其主流,糟粕是其支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不加选择地全面吸收;也不能妄自菲薄,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全盘否定;而应固本培元,在扬弃中继承和发展。

  以民间音乐为重要依托

  民间音乐是原创歌剧的巨大宝库,无论是民歌、小调,还是戏曲、曲艺,都可以成为歌剧音乐的素材来源。植根民间土壤,从民间曲调中汲取音乐语言,应成为原创歌剧“走出去”的重要依托。

  《茉莉花》《二泉映月》《思乡曲》《梁祝》《玛纳斯》等成功“走出去”的音乐作品,无一不是从民间曲调中汲取养分。《茉莉花》和《二泉映月》直接运用了民间音乐曲调,《思乡曲》《梁祝》则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发展。《思乡曲》是在绥远民歌《城墙上的跑马》土壤上开花结果的;而《梁祝》中的很多音乐主题都来自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近年来原创歌剧“走出去”的典范之作,《玛纳斯》的创演团队先后5次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采风,以民间音乐为师,充分挖掘和运用民间音乐素材。正式首演前又再次赴新疆,为柯尔克孜族观众演出歌剧片段,倾听他们的观感并据此再加修改。扎根民间土壤,将民间音乐语言融汇于歌剧之中,这使其一经上演便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可,成为“玛纳斯”这一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最精彩的艺术诠释。

  站在民间音乐的肩膀上进行歌剧创作,不仅使《茉莉花》《二泉映月》《思乡曲》《梁祝》《玛纳斯》等音乐作品更易“走出去”并得到认可,而且也使其可听性更上一层楼。在向民间学习的基础上,充分提炼民间音乐素材,并探求其歌剧语言表达,应成为原创歌剧“走出去”的重要依托。

  以世界语言作为助推动力

  原创歌剧想要“走出去”,仅仅立足中华文化、扎根民间土壤是不够的,还需要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充分运用那些被人理解和熟知的元素。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历经60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是中国音乐“走出去”进程中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音乐现象。无疑,作为个案,《梁祝》的海外传播有其时代特殊性,但作品本身那些易于海外传播的内在因素却具有普遍性,将舶来元素融汇其间的探索更是值得原创歌剧借鉴和学习。第一,《梁祝》以舶来乐器小提琴为主奏乐器,且运用最典型的双管编制交响乐队编配。试想,若是将《梁祝》移植到民族乐器上,主旋律由二胡或琵琶演奏,改为民乐队编制,如此虽也可行,但当初如果以此面貌向海外传播,那结果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会流传长久。第二,《梁祝》的音乐体裁选用双主题奏鸣曲式,并将这一曲式结构与故事情节的表达紧密结合。呈示部中陈述优美感人的主部主题和活泼欢快的副部主题,表现梁山伯和祝英台“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十八相送”的情节;展开部转折发展,将“抗婚”“楼台会”“哭坟”等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现部在“化蝶”的情境中加以升华。当然,除了演奏乐器、曲式结构这些外来元素的借鉴之外,《梁祝》本身旋律的可听性、民间音乐素材的广泛运用等也是增进其传播的关键要素。

  《梁祝》“走出去”的成功被很多人归因于“音乐无国界”,其实所谓的“音乐无国界”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可成立的。回想一下,当我国钢琴演奏家以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得到世界认可时,我们会说“音乐无国界”;当国外歌唱家以浑厚的腔体和通透的音色征服我国观众时,我们也会感慨“音乐无国界”;但当那些原汁原味的民间号子向国外传播时,我们就会发现“音乐无国界”的尴尬。究其原因,“无国界”的其实只是唱法、乐器等音乐表现形式,而并非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若要使中国音乐“无国界”,推动原创歌剧“走出去”,那么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歌剧本身需要具备美声唱法、交响乐队、西方曲式思维等一系列外来元素,将此作为原创歌剧“走出去”的助推动力。

  以动听旋律为不懈追求

  旋律至上是人的听觉本能,旋律的好听与否直接决定了歌剧传播的广度和持久度。原创歌剧“走出去”,更要“留下来”。想要在海外扎根并产生广泛影响,动听的旋律必不可少。

  纵观古今中外的歌剧,很多作品之所以被人熟知,是因为其中有能令人过耳不忘的旋律。很多人是先听到《今夜无人入睡》的旋律后,才了解《图兰朵》,进而产生欣赏整部歌剧的想法。同样,很多人了解《茶花女》是因为“饮酒歌”这一唱段。而动听的《哈巴涅拉》《斗牛士之歌》更是使《卡门》家喻户晓,久演不衰。不仅外国歌剧,中国歌剧也是如此。如《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等,即使是歌剧的门外汉,也都对《北风吹》《红梅赞》《洪湖水浪打浪》等唱段有所耳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旋律好听动人,极具歌唱性,这使其能够在时间的洗礼中流传下来,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加光彩。

  需要警惕的是,现今很多歌剧陷入了一个怪圈,即为了追求高难度、炫技巧而忽视了旋律的可听性和歌唱性,导致出现了不少“既难听,又难唱”的歌剧唱段。有的歌剧一整部听下来,甚至没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旋律,更不必说在海外传唱了。“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中国原创歌剧应在创新中不断推进“走出去”的进程,立足中华文化,植根民间土壤,吸收舶来元素,谱写动听旋律。旋律的可听性和歌唱性应成为其不懈追求,在创作中怀着“十年磨一剑”的敬畏感,精益求精,用心打磨,方能铸造精品。

  (作者单位:中央歌剧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