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
2019年06月17日 09: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17日第171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黄亚楠

  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中部崛起再出发,奋楫争先势如虹。中部地区是支撑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区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如何加快中部崛起步伐,开创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中部六省,访农户、看企业、进高校,深入了解中部发展的点点滴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嘱托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对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作出重大部署。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中部地区将在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和新一轮全方位开放中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中部发展日新月异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发展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方面,2012年至2018年,中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2万元上升至5.2万元,GDP由11.6万亿元增长至19.3万亿元,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不断上升,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加工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产业比例不断优化。此外,中部地区城镇化不断加速。2012年至2018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由47.2%上升至55.6%,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0.2个百分点。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志辉谈到,近10年来,中部六省经济总量增长了1.7倍。2018年,中部六个省份经济增速全部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增速在全国保持较高水平。“中部地区的崛起,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麻志辉说道。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李琳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已初步探索出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城镇化之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城乡一体化迈出了可喜步伐。与此同时,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部地区以长江黄河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此外,中部地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路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新路。

  在郑州大学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合林看来,近年来,中部地区“一中心、四区”的新战略定位不断得到巩固,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除工业增速和城镇化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中部地区也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认为,中部地区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发挥中部区位优势、后发优势以及要素禀赋优势,放大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在协调区域经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进程中,中部地区发挥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桥梁纽带作用。中部地区的发展将会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进而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中部“脊梁”要“补钙”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涵盖产业、科技、生态、民生、政策等领域,为未来中部发展作出了全面指导。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教授黄永明认为,未来一段时期,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定位应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水平、完善民生工作为基石,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为重点,遵循绿色发展的要求,将中部地区打造成为新兴产业的布局地和转移地,进一步巩固中部地区“一中心、四区”的战略定位。

  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秦尊文表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对中部地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战略定位的延续与升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制造业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指引。中部地区目前拥有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未来中部地区需要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中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且紧邻东部地区,为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起步早,未来需要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建设美丽中部。

  在李琳看来,八点意见明确了未来中部地区的发展路径与新的历史担当。八点意见既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中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一中心、四区”战略定位的重要路径。

  锚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统筹研究部署,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对于中部地区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坚定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心,也吹响了中部崛起再出发的集结号。

  魏后凯表示,未来需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中部六省发展条件各异,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模式。要找准重点产业,把更多资源力量投放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提升发展质量,解决好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问题。此外,要多渠道释放政策红利,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中部地区,合力推动中部崛起。

  李琳建议,首先,要以智能制造为先导,以推动中部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抓手,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部样本”。其次,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引领,以将中部地区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创新优势为重点,围绕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链配置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实现“多链融合”,打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再次,要以进一步全方位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契机,补齐开放经济短板,优化开放平台布局,整合开放平台功能,通过鼓励中部地区优势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企业“走出去”,将具有“补链”“强链”功能的跨国公司“引进来”,增强中部地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最后,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激活市场活力,提升软实力,充分放大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融南接北”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与新兴产业梯级转移,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劳动力成本较低,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麻志辉认为,中部地区要抓住发展时机,立足现有合作基础,加强体制机制对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引导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要以开放促发展,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要强化产业协作,鼓励支持各省优势企业、优质资本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共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黄永明认为,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经济外向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在电信、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中部更多产业参与到国际分工中来,可为中部发展注入新动力。他还提出,应借鉴相关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多层次协调机制,推进相关体制创新,保障高质量制度供给。围绕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要着眼于一体联动和集聚创新,搭建各种功能的平台,为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提供有效载体与路径。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