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钧:译学并重促进文化交流
2019年05月21日 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1日总第1696期 作者:许钧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近年来,中华文化和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不断加强。在这一进程中,翻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有翻译?是因为语言之间具有差异,使得不同的语言交流起来存在障碍。而翻译则搭建起了不同语言、不同思想文化、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的桥梁。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从更深层次上看,翻译是一种精神——它永远是面对他者,因而内在地蕴含着对外的、开放的、解放的精神,导向的是他者之间的交流,同时又不断丰富自身。这与文化“走出去”的价值追求在精神上具有内在一致性。

  从翻译的历史看,由于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翻译在维护语言多样性的同时,还起到了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作用。翻译在中国的历史实践,还证明了其对促进思想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马克思主义通过翻译传入中国,并在观照中国现实、思考中国命运中实现思想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步伐由此不断推进。

  所以,推动中华文化、中国学术“走出去”,需要从更深层次上理解翻译。在对翻译之于社会、历史、文化、思想、语言、创新等诸层面作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互学互鉴的角度,更好地定位翻译、用好翻译,更好发挥翻译的作用。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封闭走向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走出去”、学术“走出去”是时代潮流。人们只有在与外界的交往中,才能不断了解自身、丰富自身、创造自身。如果没有开放的精神,没有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人类就不可能准确认识自身。文化和学术交流不仅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而且也应该是平等的。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要把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介绍进来,这是中华民族善于学习、勇于学习、具有充分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深刻体现了我们开放、包容的胸怀;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中国也有责任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化“走出去”,表达了中华民族推进世界各种文明交流交融的美好愿望,也顺应了丰富世界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要求。

  “译进来”与“译出去”,不仅是文化和学术交流的必要任务,也是翻译面临的双重任务。我们向外译介的中国文化,要具有思想性和整体性。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应包括文学的译介,中华文化典籍的译介,当代中国鲜活思想的译介,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译介。通过这些译介,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之精华、中华思想之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时期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促生了新思想、新理论,这是人类思想的共同财富,需要与世界共享,进而丰富人类精神、推动社会进步、谋求人类福祉。向外译介中国思想,还应该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起来,为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体系,探寻国际文化交流的话语方式,作出贡献。同时,无论是学术还是文化交流,人才都处于关键地位。我们要培养出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国际视野的全面型人才。同时,还要注重教育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无论是中国学生走向世界,还是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接受教育,他们都带着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传播着中国文化、中国学术、中国思想。

  近些年来,为有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实施一系列政策举措。中国文化主动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也备受中外学界关注。中国学术是中国学界基于对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这对丰富全人类思想非常重要。学术“走出去”,既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现在,在我国举行的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论坛越来越多,国际上举行的各类学术会议中中国学者的身影越来越多。以至有的外国学者说,当今的国际学术论坛如果缺少中国学者参与,那将是不完整的。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当前国际文化交流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西强我弱”的状态。面对这种不平衡的状况,中国文化要有效地“走出去”,与各民族文明接触,展开平等交流,进而实现交融,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些重要问题:中国应该向世界展现什么样的文化精华?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什么?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应该如何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凡此种种,都是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作者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