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应时代中奋力走好新赶考路
2021年12月24日 07: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4日第231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1949年3月23日,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青山环绕,美丽而静谧。握别依依不舍的父老乡亲,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

  “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同志的话意味深长。

  中国已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发出奋力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的动员令,为我们面向未来意气风发走好新的赶考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时代问:如何坚守初心,引领时代?

  答案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伟大思想历史根脉深厚、闪耀真理光芒。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在不断求索、直面挫折、开拓进取中,完成了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没有思想上的统一,必然导致一盘散沙。”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教授吴辉告诉记者,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党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是党担负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看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从实践中来的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党的理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行动指南,始终贯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精神。因此,坚持党的理论,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坚持了党对实践的领导。“这是我们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成功迎接各种风险考验的底气所在。”张志强说。

  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时代问: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答案是: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西柏坡纪念馆,老照片记录历史,昭示未来。1947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迅速开展,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为党领导人民夺取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实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

  深耕农业农村研究领域30余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亲身感受到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人们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特殊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利有效保障、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张琦说,中国减贫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及各级政府的贯彻落实。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绝对贫困,创造减贫奇迹,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这正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雪梅表示,一百年来,我们党能够发展壮大,关键就在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最高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赶考路上争取更大光荣,根本立场是“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新时代,党中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不断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

  时代问:如何建设好党?

  答案是: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当年,党中央在西柏坡颁布了《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制度,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今,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健表示,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必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站在新的百年奋斗征程新起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党要更加坚强有力,必须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再创新的辉煌。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必须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志章谈到,我们党肩负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任务十分艰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未来发展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时代问:如何走向未来?

  答案是: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办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到改革开放着力培养“四有”新人,重视对合格接班人的培养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与组织优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何虎生表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是我们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使命,走过了百年征程,前进道路上依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必须以源源不断的、堪当时代重任的“后继者”实现接续奋斗,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不仅要在学业上精进,追求真理,更要“进则兼济天下”,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雷磊告诉记者,立大志,就要培养青年不断坚定“四个自信”,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明大德,就是要引导青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成大才,就是要激励青年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担大任,就是要勉励青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与时代同行,与祖国共进。党和国家的殷切嘱托,必将激励广大青年心怀梦想、开拓进取、担当使命,将自身发展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在把握历史大势中走向更加美好的胜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蓄势出发,迎接新的历史与现实大考,必将再次为世界亿万人所瞩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