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创作
2021年12月24日 07: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4日第2316期 作者:彭文鼎

  2021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既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华诞,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时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重温历史、凝聚民心、坚定理想信念就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文章合为时而著,文艺工作者应该勇立时代潮头,引领时代风气,秉承“文以载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感投入文艺作品的创作中。

  本年度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丰收年。其中一批优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如《山海情》《觉醒年代》《长津湖》等,赢得了观众空前的热情与好评,同时也将我国影视创作的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成为中国影视创作新的里程碑。

  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是否成功,评判的标准可能不尽统一,但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无疑是绕不开的,那就是人民群众的评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句话同样也适合于我们的文艺创作与文艺工作。今年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不仅是圈内的艺术精品,更为可贵的是,还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情感代入和精神共鸣。

  例如,《觉醒年代》《山海情》两部电视剧的豆瓣评分,就以绝对优势碾压了同期播出的偶像剧、肥皂剧,双双取得了9.3分的不俗佳绩,而电影《长津湖》也不断刷新纪录,以最快的速度登顶全球战争片票房冠军。有观众问:“《觉醒年代》是否有续集?”网友回答:“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最好的续集。”有观众说,《长津湖》没有“彩蛋”,但盛世中华,国泰民安就是《长津湖》最好的“彩蛋”。在观众和网友一波又一波让人泪目的留言和评价中,这些主旋律影视作品所表现的思想主题与观众的情感互动和精神共鸣一次次达到了高潮。

  为什么这些作品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获得巨大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作品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摒弃了高高在上说教式的姿态,超越了纸片化的、扁平二维的脸谱式人物塑造,不浮躁、不矫情,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扎根于历史实践。这些影视作品中所塑造、所颂扬的英雄,不是脱离人民的抽象符号,不是令人感到陌生的样板,他们也是平凡的人。他们“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他们是人民中的一分子,他们凝聚了人民自己的成长、经历、奋斗和理想。

  这几部作品从切入的历史视角到人物的塑造,再到细节的打磨,都体现出创作者为人民而创作的职业操守和艺术情怀。《觉醒年代》展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时代风云和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选择;《山海情》讲述了一段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长津湖》重现了抗美援朝中惨烈的长津湖战役和取得的辉煌胜利。三部作品所选取的叙述时间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不忘历史才能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在作品展开的过程中,能够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微观的个人命运紧密结合,塑造出许多呼之欲出、令人难忘的角色,从而让历史的脉络更加真实、清晰、有温度。难能可贵的是,对每一个人物的塑造,即便是一个着墨不多的配角也都非常用心。每一个人都是立体的,都有生命、有情感。每一幕场景、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都高度凝练、富有张力,令观众回味不尽。

  《觉醒年代》中,陈独秀父子送别的场景,可谓独具匠心与苦心。父亲含泪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帷幕,看到了儿子们为革命相继牺牲的未来。而陈延年、陈乔年在牺牲前的回头,那一抹打在发梢上的阳光和坚定的眼神,更是直击人心、催人泪下。《山海情》中,水花逃婚后又回来,对人群中的马得福露出一抹含泪的微笑,一个几秒钟的眼神胜过千言万语,其中有对命运的不甘,也有对生活的无奈,更有对亲情和爱情的难舍,仅仅是一个眼神,就把一位农村女性的坚韧和脆弱表达到了极致。还有《长津湖》中的毛岸英、雷公、梅生等角色的塑造,不仅体现出剧组选角的用心,也体现出演员高度的敬业精神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观众的尊重。

  不论是《觉醒年代》中缓慢前行的骆驼商队、陈延年放生的小蚂蚁,还是《山海情》中的搪瓷缸、加重自行车,抑或是《长津湖》中硌牙的冻土豆,大量细节的用心刻画描摹,让历史情境得到更加真实、丰富、细腻的再现,也让观众真正如临其境,在一次次热泪盈眶的心灵触动中,完成了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

  只有为人民而创作,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作品。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创作要反映人民心声,就要俯下身子,到人民中去,真正扎根于人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由衷的认可。为人民而创作,是本年度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密码,也是文艺创作取得成功的唯一密码。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