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电影的制作模式与多元转型
2021年04月30日 08: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30日第2158期 作者:李庆本

  网络电影是新媒体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值得学界关注与研究。麦克卢汉说:“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其他媒介,书写的内容是言语,正像印刷的内容是书写、而电报的内容是印刷一样。”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说,网络电影的内容是电影,它是电影在网络时代的拓展与延伸。但网络电影不是网络和电影的简单相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说电影是本雅明所说的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那么,网络电影则是数字复制时代的艺术。从21世纪开始,中国网络电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制作模式及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表现出技术、媒介与艺术的多元互动。

  对传统电影的戏仿

  网络短视频是网络电影的最初类型。它通常是指由网民(非专业电影制作人)制作并自主上传到互联网上的带有情节和故事的视频。它是Web2.0时代典型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产品。具体来说,它是通过改编传统电影,将其片段作为素材重新组合,并添加配音而形成的。随着电脑越来越普及,各种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配音、字幕、编辑等工作都可以用普通电脑和软件来完成,这使非专业人士制作网络短视频成为可能。

  网络短视频通常以“戏仿”为主要创作手段。戏仿是对其他作品的一种挪用和复制,在新旧作品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互文关系。挪用的作品通常是经典的,或者是为大众所熟知的,而新文本则通过滑稽搞笑的方式颠覆经典文本。

  中国最早的网络短视频是《大史记》(2001),其中第二部《分家在十月》全部使用一部苏联电影中的画面剪辑而成,以调侃的口吻讲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分家”的故事。另一部非常有名的网络短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2005)则是对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中国法治报道》的戏仿。影片采用了报告的形式,但情节以《无极》为蓝本。为了颠覆和夸大《无极》的故事情节,影片有意加入了两个不相干的广告,这导致了相关的著作权诉讼。当时,这起案件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许多网民发表了他们对此案的看法。有网民指出,《无极》本身就是对福楼拜的小说《萨朗波》的模仿和挪用。

  网络短视频不以营利为目的,更谈不上商业化运营,但它已经由三部分构成了产业链上下游。其中,网民是创作者,网站是经营中介,观众是消费者。只不过,这三方在运营方式上尚没有构成紧密联系。此时的网络短视频制作规模小,个人创作成本高,短片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形成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完整体系。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产业萌芽时期的典型特征。然而,网络短视频却确立了网络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这也为进一步探索盈利模式奠定了基础。

  与市场共谋

  微电影是指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和播放不到半小时的短视频。微电影故事情节完整,通常由专业团队制作,这是与网络短视频最大的不同。在网络短视频发展初期,网民将视频内容上传到网站上,自己进行拍摄和录音。共享的视频内容需要媒体平台来传播,视频网站应运而生。但随着时间推移,UGC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版权归属模糊、内容质量不可控、内容同质化严重。为了解决UGC模式的弊端,视频网站开始探索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成内容)模式,寻找播放内容,向专业影视制作公司购买版权和资源。

  从盈利模式来看,微电影主要通过植入广告获得资金支持。也正是因为实现了投资,行业的各个要素才得以结合。获得了资金注入的微电影已经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电影的制作、播放、观看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产业链,完成了网络短视频时代无法实现的网络电影产业化运营。

  与市场合谋是微电影的最大特点。2010年,吴彦祖主演的90秒微电影《一触即发》就是典型例证。吴彦祖扮演了凯迪拉克一款新车型的发言人,成功地在一场追逐比赛中击败了对手,影片中充满了特技、追车和爆炸等因素,但并不能掩盖其真正的营销目的——为上海通用公司做广告。尤其是在2010年广州车展上放映此部影片,与市场共谋的目的更加暴露无遗。类似策略被广泛用于微电影制作。《老男孩》是为雪佛兰做广告,《看球记》是为佳能做广告,《4夜奇谈》是为三星做广告。与市场合谋已经成为微电影的一个惯例。

  微电影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老男孩》于2010年10月首次亮相,在很短的时间内点击量就超过了5000万次。香港著名导演彭浩翔的《4夜奇谈》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点击量在短时间内迅速突破2亿次。与此同时,微电影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创作水平低、作品制作质量差、叙事技巧缺失、表演质量差、整体专业水平低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不信任微电影产品的艺术水平,负面的舆论也影响了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媒介融合

  网络大电影是爱奇艺在2014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 “在线发行,播出时间超过60分钟,专业制作,故事完整”的新型电影。网络大电影的主要特征是“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作为一个学术范畴,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坡尔提出,意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融合的趋势。

  网络大电影是微电影的发展。但如果认为它只是微电影在时间上的延伸,那就错了。无论是网络短视频还是微电影,都是在电影制作完成后才上传到网络上的。因此,它们只是网络与电影的结合,无法达到媒介融合的程度。只有到了网络大电影那里,才真正达到了媒体融合。

  大多数网络大电影都有自己的网站,视频网站不需要从其他电影公司购买电影的版权,而是独立制作电影。即使是与专业的电影公司合作,也必须有主动权。所以,它是IPGC(互联网专业生成内容)产品。网络大电影不再主要依靠广告,而是通过会员制支付模式、IP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线上线下企业联合集群的商业模式来获取利润。与微电影时期的产业结构相比,网络大电影时期的产业链联系越来越紧密。制作、宣传、放映三个环节围绕产品展开,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在接受方面,网络大电影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照顾到广大观众不同的审美喜好,适应手机小屏幕的观看习惯,并将传统电影的被动观众转变为网络电影的参与观众。在传播效果上,如果说传统电影更注重通过经典的叙事模式和视觉奇观来赢得观众,那么网络大电影则善于通过热点话题聚集同理心,激发网络热议,扩大传播效率。

  在运营模式方面,爱奇艺网站开创了网络大电影在线申报平台。从应用合作到网络直播,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公司资质、版权声明、海报媒体要求在平台上一目了然,便于合作伙伴独立运营。审核结果通过平台及时反馈给各合作伙伴,及时修改具体意见。合作伙伴只需要登录这个平台,就可以看到。该平台的引入,不仅大大缩短了合作伙伴与视频平台的沟通过程,也大大提高了双方的运营效率。

  低投入高回报促使网络大电影获得高速发展。《道士出山》仅仅用28万元的投入,获得了2000多万元网络票房收入。从2014年至2017年,网络大电影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到2017年,网络大电影的数量达到1892部,增长了4.2倍,市场规模增长了近20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2018年在线电影的总数开始下降至1526部,相比2017年,新的在线电影的数量整个下降了约20%。至2019全年网络电影上线789部,同比下降49%。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互联网大电影在未来将有很好的前景。这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网络视听用户和市场规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20年4月28日发布的《第45届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超过9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经济在保障消费、就业、促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视频用户的增加,为网络电影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只要它能消除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如选题雷同、制作粗糙、缺乏专业评估等,中国网络电影必将有一个美好的前景。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