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点亮”的文化思考
2021年04月16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16日第2148期 作者:郑长铃 黄欣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文化的强调颇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和对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表述,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重视。回顾习近平同志走过的足迹,从梁家河到正定,从宁德到福州,从浙江到上海再到中央,他从未忽视文化建设,是在对文化的不断思考中丰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观。其中,在闽东担任地委书记的经历,为习近平同志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构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对闽东历史文化的调查中思考发展之路。1990年1月,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写下了关于闽东文化建设的随想《闽东之光》。文章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对闽东地区如何发掘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出了几点设想。有着“老、少、边、岛、贫”五字标签的闽东,一直是福建省比较贫困的地区。1988年,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在近两年的工作中,面对脱掉贫困“帽子”、加快发展的难题,他带领班子成员“四下基层”,对闽东的历史和特点作了详尽调查与认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发现了闽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面对闽东发展的现实困局,习近平认为应先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他坦言:“目前很贫困的闽东确是一只弱鸟”,但是人穷志不能穷,振奋精神,挖掘潜力,弱鸟也可先飞。扶贫先扶志,“在讲‘贫穷’的时候,不要忘记讲闽东的光彩;在讲压力的同时,不要忘了讲动力”。在闽期间,习近平十分重视挖掘和保护闽东地区的传统文化,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展现闽东山海风光、建设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创作完成,在福建乃至全国产生巨大反响。习近平还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提出“要继承和发扬畲族文化传统中优秀的部分”,“要抓紧挖掘整理畲族文化遗产”。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对区域文化发展作用的思考,继而拓展到对整个国家、民族发展延续的思考。

  在对民族文化根魂的追索中构筑文化自信。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复兴,首先要端正理念和观念,要有精气神、有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对自身历史文化的了解。

  百年历史沧桑,中华文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文化传承的链条被打断。在社会飞速转型、外来文化强劲冲击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正因失去应有的依托而面临困境。历史的回顾使我们看到,文化自信在今天被提升为中国的国家信念,是近代以来国民心态的一次涅槃,也是历经危亡的中华民族探索出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他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正如三十年前他在闽东时所说:“闽东人首先要知我闽东。不知我闽东,如何能爱我闽东?!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建我闽东了。”同样,中华民族首先要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不熟悉、不了解中华之历史与文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会失去自信心。找不到自己的根,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无从谈起。中国的广阔河山、优秀历史文化、伟大民族精神就是中华之光。精神的振奋与信心的建立,要从正确认识中华之光、追寻民族文化的根魂开始。

  所以我们看到,担任国家领导人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在河北,他重视文物保护,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在福建,他紧抓文化建设,保护古建筑,注重地方志的作用;在浙江,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张保护西湖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存;在上海和北京,他提出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将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成为国家领导人后,他参观孔子故里,参加世界儒联大会,组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思想营养。他与国学泰斗促膝交谈,提倡学习古诗文经典,强调文物保护,提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他寻访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地理山川,从河南到山西,脚步走过“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走过“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的黄河……

  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寻找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的足迹愈加明晰。“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鉴往方能知来,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修复文化的传承,留住文化的根脉,我们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筑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上站稳脚跟。

  在对文化作用的不断强化中追寻高质量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不仅要寻根铸魂,还要强化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更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了文化建设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地位,不断丰富完善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我们对于文化的认识,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大致上立足于我们的文化部门所管辖的部分内容,比如艺术创作、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来看,“文化”的范畴远大于此,包括了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理想信念、关于文化的方针立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站在大文化观的角度思考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清晰地把握住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富强、要复兴,文化是根本、是灵魂。

  一方面,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为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与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性转化,就是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文化资源与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创新性发展,就是根据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比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传统价值观念在当代的新发展。如今,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注重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追求高效率、绿色、可持续、和谐增长,文化在这一转变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文化作为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系统化整合,虽处于“五位一体”之中,却高于五位,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还是生态建设,都是在中华民族独特价值体系观照下进行的。我们今天谈到的“五位一体”建设乃至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文化这个最根本的“灵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要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否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

  从闽东之光到中华之光,习近平追寻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秉持着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立足历史,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需要扎根历史,坚定信念,从民族根魂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承载着民族文化灵魂精神和智慧结晶的优秀传统和基因,一定能延续下去;中华民族也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构建和谐世界、推动人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像闽东之光得以彰显一样,中华之光也一定能散发出绚烂光彩,照亮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宁德师范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