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学的术语革命(四)
2024年03月27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27日第2861期 作者: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找准着力点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从生产力视角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最新成果,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关键所在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也是生产力中技术最前沿、辐射带动力最强劲、对经济体系影响最突出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必然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同时深刻阐明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与方向,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时就明确强调,将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紧密联系,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提升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脑机接口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理与路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新趋势和实践发展新要求,创造性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赋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新的时代内涵,为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学指引。近年来,作为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脑机接口的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主要大国竞相布局的未来产业。为抢占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制高点,把握脑机接口的大国博弈主动权,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找准脑机接口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新质生产力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新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生产力理论上的具体表达。

  从科技哲学视角认知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是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面对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施中国生产力战略的新布局、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作为一项新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综合施策,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基于科技哲学视角,从技术革命、社会发展、生产力要素提升层面充分认知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同样具有推进重大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哲学意涵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究其本质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作为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先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对人类生存道义的高度自觉和现实演绎,呈现了文明跃迁与自然解放之间的互参,诠释了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有机融合的话语叙事。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哲学意涵,应当承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核精要,从实践理性的本体论根基、系统思维的方法论引领、和谐共生的价值论彰显三个维度予以充分展开。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