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学的术语革命(六)
2024年04月17日 10: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4月17日第2874期 作者:

  新质生产力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动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重大论断,并强调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为推动力。“两个大局”和“两新”的重大论断,为我们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动能指明了前进方向。

  加快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我们要以改革促创新、畅循环、强保障,通过深化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财政政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是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财政政策加力增效,可以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充足财力保障,进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泛电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随着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互联网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让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相得益彰,成为当前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明体现,展现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动力。  

  产教融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产教融合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要素,贯通教育和产业两大系统,对于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必然引起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性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理论对唯物史观的原创性贡献

  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最新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实现了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立足于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聚焦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质”是生产系统内在要素相互作用的集中涌现,反映了主体更为深刻的认识能力,是对唯物史观有关生产力理论、主客体思想的守正创新,进一步丰富拓展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主体、客体等范畴的内涵,并以其原创性贡献完善了唯物史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术语表达,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新质生产力具有深远的全球意义

  自正式提出以来,“新质生产力”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迅速引发国内外学界与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步履蹒跚的背景之下,作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术语、生产要素优化的新路径,新质生产力被视为中国政府为适应中国经济新形势与新条件而推出的新战略。为从世界与中国的角度解读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对新质生产力进行学术分析,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马来西亚霹雳州研究院荣誉研究员班恩·纳嘎拉(Bunn Nagara)。纳嘎拉认为,新质生产力形态与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将助力中国实现2024年GDP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也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福祉,从而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动力。

  新质生产力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对生产力本质的把握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根本性作用。生产力指人们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那些自然对象与自然力之间的关系,体现着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以及科技创新成果在劳动过程和劳动组织中的应用。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