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2024年04月17日 09: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4月17日第2874期 作者:洪晓楠

  恩格斯指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必然引起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性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质生产力”概念分析。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可以从“新”“质”和“新质”三个方面来理解。从“新”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其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从而提供有利于其蓬勃发展的环境。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包容了全新质态要素的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跃迁。“质”是一事物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就是“新的质态、新的形态、新的形式”,新质生产力是更高质量的、更高效率的、更现代化的生产力,其落脚点在于生产力水平之高度发展。具体而言,新质生产力大多由运用新技术的新产业承载。当然,传统产业不一定就是落后产业,经过转型升级后,也能够孕育新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属于新赛道,进入的技术门槛比较高。智能化、数控化、复杂化、精细化的生产工具可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新质生产力深化了对生产力构成要素内涵的认识。生产力是结构复杂的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第一,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传统生产力所在的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能够开发和利用更多的生产要素。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的创新型人才,另一类是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技能型人才。

  第二,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所依赖的技术支撑和工具各不相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蒸汽机、机械纺纱机等成为当时的颠覆性技术,以这些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英国借此走上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美国建立起以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成为领航者和最大获利者。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的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极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三,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大大拓展,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生产中,芯片、编码、程序、数据、信息等构成了新型劳动过程的核心要素。在数字劳动过程中,数据搜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产品加工、数据营销等通过互联网构成数据再生产过程,进而驾驭和改变了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的方向、规模和结构。可见,数据、信息和网络等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整合,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融合进一步放大了价值创造效应,从而既挖掘了传统生产要素的新能力,又能形成数字化生产的新生产力。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新质生产力不仅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水平,而且要求生产力要素间更高水平的协同匹配,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提供的是新产品新服务,或其产品和服务具有更好的新性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数据要素等新生产力构成要素进行了科学的提炼和说明,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新质生产力深化了对生产力构成要素外延的认识。生产力除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三个基本要素之外,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管理等要素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及时地反映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从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里面包含着科学”,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习近平同志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此外,管理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各种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与管理活动有密切关系,生产力的状况直接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是生产力中一种无形的“黏合剂”,能够将各种生产力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生产力的水平。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凸显了科学技术、管理、科技创新等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新认识。

  综上所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不仅是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质的跃升,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和数智化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更高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是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为新生产工具,以数据等为新生产要素,以高素质人才、企业家、科学家为主要劳动者,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新载体,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目标的新型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旧动能转换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所以,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研究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研究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量的方面的大幅度提升,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质的方面的提升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就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或理论体系。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