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气候治理与大国贡献
2016年11月04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4日第1081期 作者:

  

   编者按: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气候治理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积极应对、责任共担、加强合作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必然选择。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大国参与、积极有为至为关键。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致力于转型创新、低碳发展,积极参与气候谈判,为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治理机制、实现全球气候善治作出巨大贡献。值此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及《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之际,本报特约专家学者撰文探讨气候问题,以飨读者。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新范式的《巴黎协定》今天正式生效,它以广泛参与、自主承诺、包容激励等特点,将全球气候治理推向了责任共担、积极行动的新高度。回顾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历经了从科学走向应对、从理想走向务实、从博弈走向合作的过程,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合作共赢理念不断增强,大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优化全球气候治理路径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打破了地球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碳循环自然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研究表明,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人类就会对全球气候失去控制。面对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就全球气候治理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又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进行全球气候治理政策工具创新,构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机制?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

   2016年11月7日至18日,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举行。近年来,全球气候治理成为热点议题。中国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担起大国的国际责任,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合作?中国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贡献?就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

  在当下,加快森林植被恢复增加碳汇,保护森林和防止森林退化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和行动,也成为中国两次承诺自主减排的目标之一,即在2020年比2005年增加森林4000万公顷、增加森林蓄积13亿立方米的基础上,承诺2030年比2005年增加森林蓄积45亿立方米。这些都表明林业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

  以低碳消费促气候治理

  气候治理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高碳消费模式,进行低碳消费。低碳消费是指通过购买和消费低碳产品以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或消费模式。地球上70多亿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其累积的低碳消费行为必然对碳减排和全球气候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用好大数据 创新全球气候治理

  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科学大数据内容,包括气候系统观测、数值模拟、经济社会和土地利用等,皆能通过大数据进行科学研究的升级和转型。另外,大数据还可以促进因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社会和经济等相关问题的准确分析,促进气候相关问题治理的转型。

  中国绿色发展与全球气候治理

  工业化曾被认为是人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工业化在带给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就全球气候变化而言,自工业化以来,人类大量焚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世界许多地区频现极端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今天,人们对于工业化的反思和批判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思潮,期待建构“后现代”的人与自然、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有不同的诉求。如何才能做到既能尊重各个国家的不同诉求,又能有效开展全球气候治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

  以低碳城市建设引领低碳发展

   举世瞩目的《巴黎协定》首次肯定了地方政府和企业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行为主体的重要作用,因为各国自主承诺的贡献目标需要在城市层面落实。中国高度重视发挥城市在落实气候行动目标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顶层设计与试点示范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和引领城市低碳转型。中国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从整体上带动和促进了全国范围的低碳发展,对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重要支撑。

  碳交易试点市场建设的中国经验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是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原则发生转移,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转变为在一个共同平台上为2020 年后的全球减排目标贡献力量;同时减排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京都议定书》“自上而下”的强制承诺减排开始转变为巴黎时期“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机制。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正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