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先秦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到当今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助的表述虽有变化,但其实质一直常青。尤其是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互助养老作为一种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养老方式悄然兴起。在当今崇尚多元治理的社会格局中,互助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互助思想的文化源流
互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迹可循。《诗经·大田》的“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描述了善良的农民怀着悲悯的情怀,在农忙收割时有意留下一些谷物,供孤儿寡母来捡拾。儒家典籍《礼记》有关“大同”社会的理想:“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更是对互助精神的全面描述。
在先秦诸子中,除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的“仁学”、荀子的“能群”、墨子的“兼爱”等思想之外,谈及互助最多的,也是后人最为熟知的是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里提倡的“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给我们描述了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相互关爱与互相帮助的和谐画卷。此外,还有耳熟能详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友善互助思想的有力体现。显然,在孟子的思想中,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才是最为理想的社会。
在先秦之外,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高峰,在这个思想勃发的时代同样也产生了大量的互助思想。比如,张载在《西铭》中提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显而易见,这种思想隐含了许多互助的成分,甚至包括现代社会保障的理念。此外,宋及其以后的明清时代更有大量的县志、方志、笔记、书信、碑铭、墓志等,记载了民间乡贤和致仕官员提出并实践的蕴含互助思想的事迹。
互助思想的社会实践
由于自然灾害频仍,历代政府多用仓储后备思想来解决国家的救灾救济和百姓的生活困苦问题。起初虽然由政府来主导,但是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有民间力量参与进来,因此具有了互帮互助的实质。尤其是从义仓到社仓和广惠仓的演变,发生了救济主体的下沉,从城市到农村,从官府到民间,互助思想体现愈加明显。例如,社仓的谷本起初来源于官府和富豪之家,后来出现了乡民自筹谷本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思想对社会制度的创新。
另一个深具互助色彩的传统社会组织是宗族,其在生活照顾、兴办义学、赈济灾荒、养老服务以及婚丧嫁娶等事务处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宋及其以后,宗族在基层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深远,包括具有救灾救济和互助功能的族田、义庄、义学等。族田的收入主要用于祭祀、恤贫、敬老、奖勤、助学等,譬如范仲淹创办义庄的目的,除“敬宗收族”之外,还在于实现宗族内部的互助合作。可见,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互助保障和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互助网络,形塑了中国民间非正式保障体系和民间非正规经济系统。
由于传统中国是典型的乡村熟人社会,因而互助思想在乡村社会的实践更是不胜枚举。从农忙时节的相互帮助、婚丧嫁娶、造房时的凑份子,到各种形式的商会、行会、同乡会等互助组织,无一不显示出在缺乏现代社会保障和商业组织的时代,互助在民间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在毛泽东的《寻乌调查》中,“凑份立公田”“打会”等社会互助组织,生动呈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互助文化,既切实解决了农民困难,也有效维持了乡村秩序。
互助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从传统的乡村熟人社会迈向现代的城市陌生人社会,但是互助的思想和实质早已嵌入人们的深层意识,其本身的生命力不容小觑,一旦条件具备,必然会跟随社会形态的变革产生新的互助形式。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乡村宗族组织的再造,各种同乡会、同学会、商会等组织形式,皆是在新的社会和商业组织形式下,对互助思想和实践的新体现。
如果用“守望相助”来概括互助的本质,那么在现代,互助就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可预见的风险事故,但是每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因此在社会制度的设计和组织架构上,努力营造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氛围或机制,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比如,在老龄社会背景下,养老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而且关乎社会服务。单靠子女对老人的照顾,显然不太现实也不可能实现,故而各地努力探索和不断创新互助养老方式,用以解决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在新时代,互助还可理解为对内互帮互助,以弥补政府和个人保障能力的不足。对外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抵御自然和社会风险。在对内方面,传统社会的宗族养老、族内救济等都是很好的互助实践,当前也应改革和创新互助养老模式,可以鼓励宗族、社团以慈善或互助的方式补充农村养老金供给不足的问题。在对外方面,互助不仅可以缓解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用于传统社会兴修水利、兴办学堂等。而现代社会完全可以发挥互助精神,大力发展志愿组织,从事扶危济困、社会治理和灾害援助等。这些都是互助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