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生动、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中国影视的传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呈上升趋势。本文基于业界学者从不同角度所做的调研,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和媒体的相关报道,对各个区域的状况进行探讨。
中国影视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东南亚是中国影视“走出去”的第一站。东南亚属泛华语文化圈,约3300万的华侨带动了中国影视热潮。又因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上与中华文化交流甚多,中国影视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从20世纪20年代的《莲花落》开始,中国影视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至今,东南亚仍是中国影视海外输出的主体市场。观众可通过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网络等方式收看中国的优质影视作品。2014年,中国境外电影票房中,东南亚占比37.86%,而北美和欧洲合起来才占21.87%。2015年,我国向东南亚地区出口电视节目总额达到12397.39万元,占电视节目总出口额的24.15%。2016年,这个比例提升到了31.50%。近年来,《叶问》《美人鱼》等电影在这一区域多次进入年度票房榜前十名,甚至击败好莱坞的大制作问鼎票房冠军。2017年以来,东南亚青年群体中有40%以上的受访者观看电影达11部以上。东南亚受众偏好古装类电视剧,早期的《还珠格格》曾一度火爆东南亚各国,越南、泰国等国家纷纷翻拍。截至目前,电视剧《花千骨》创泰国引进剧排行第一,创新加坡电视剧口碑排行第一,一大批国内热播电视剧也纷纷被引入东南亚。如《甄嬛传》《延禧攻略》《陈情令》等,播放量均创至少千万以上。此外,中国影视制作在走进东南亚时,关注当地文化差异,始终坚持本地化译制。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电视台均设有“中国剧场”栏目,广西电影集团专门聘请目的地国翻译人才以及优秀的配音演员,力图将中国影视完美地展现在东南亚民众面前。
西亚中国电影展和电影节带来持续影响力。叙利亚、土耳其等10多个国家都曾举办过中国电影展。《红河谷》《洗澡》等作品曾在西亚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有一些市场反响好的作品,如《天将雄师》在西亚多个国家热映,并在阿联酋摘得同档期票房冠军。在西亚,中国与埃及的影视交流相对密切。如著名的开罗国际电影节举办至今,中国电影《父亲》等均在电影节上收获奖项。除此之外,埃及国家电视台曾播出阿拉伯语版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和《媳妇的美好时代》,分别创下2.8%和3.2%的收视率。2018年,中影集团与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共建“中影集团开罗文化中心电影厅”,借助电影厅的平台举办了“中国埃及电影展”,如《旋风女队》《天将雄师》等多部阿拉伯语版中国优质影片在展会上展出。多数受访者表示,在中国电影中,功夫片和动作片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尤其是香港的武打片传播较广。
现代生活题材影片畅销南亚。在南亚各国中,与中国的电影交流最为密切的是印度。香港功夫电影在印度曾风靡一时,20世纪90年代的影片《双龙会》在印度数次被翻拍。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欢乐颂》引入印度后,立即收获较高收视率,还被印度制片商翻拍为一部印度版的《欢乐颂》。南亚国家受访者表示,免费网站和免费电视频道是他们最重要的观影渠道。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与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举办中国电影展、签署“中国剧场”框架协议。在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的推动下,诸如《北京青年》《真爱》《小鲤鱼历险记》等一系列影视作品由国际台乌尔都语部进行译配。尤其是《北京青年》于2018年11月在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播出,深受当地人追捧。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第一次在巴基斯坦播出。另外,中方影视团队联合巴方拍摄了《巴铁女孩》《奇幻森林之兽语小子》等中巴合作影片,从中可以看出,影片融入了中巴双方各有的独特文化元素,是双方文化交流交融的大胆尝试。
中国影片在俄罗斯传播成果显著。在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与中国的文化联系最为紧密。1935年,《渔光曲》在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成为第一部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国影片。2005年至2015年,共有37部中国电影在俄罗斯影院上映,其中《飞鹰计划》的票房达2.83亿卢布。2015年起,俄罗斯在该国各地举办中国电影节,截至2017年,至少有33部最新拍摄的中国电影在俄展映。我们可以从俄罗斯最大的电影门户网站上搜索到各种类型的中国电影达数千部,其中评分最高的两部影片为《叶问》和《霍元甲》。同时,俄罗斯专门的字幕网站也为《琅琊榜》《秦时明月》等热播剧进行俄语译配,播放量与评价非常可观。焦悦梅针对中国影视在俄罗斯传播情况的调查显示,在观看渠道方面,36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和智能手机观看中国影视,37岁及以上的人群更倾向于通过传统方式观看中国影视。在影视剧类型方面,中国古装剧和玄幻剧较受欢迎。在传播方式方面,“俄罗斯中国电影节”成为中国影视在俄罗斯传播的重要阵地,成为俄罗斯人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此外,中方通过举办中国电影国际巡展等活动,在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介绍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展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有影响力的电影人。较为突出的有,《长城》曾登顶乌克兰周末票房冠军,多部较受欢迎的影片如《十面埋伏》《警察故事4》等在乌克兰等地取景拍摄。
目前,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依旧以政府主导的电影节、电影展等为主,在播映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不够灵活。中国与中亚的电影交流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增设阿拉伯语频道,《今日中国》《中国之旅》等优秀的电视节目通过卫星覆盖至中亚各国。中东欧的主要传播渠道也是电影节和电影展。包括爱沙尼亚、捷克在内的多个中东欧国家举办过中国电影周。截至2018年,华语电影在中东欧三大A类电影节上共斩获57个奖项。其中,《少林寺》在波兰一地的观影人次曾达到1000多万,票房达6000多万美元,可谓万人空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影视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传播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传播方式呈多样化,其余国家影视传播主要以电影节的方式进行,这其中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各国进口配额等原因导致海外市场份额很小,来自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竞争也极大压缩了市场空间;又如部分国家因政治、宗教、经济等因素,导致其电影市场开放度很低。从整体上看,我国影视作品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持续地向合作国家传播优质文化,海外市场前景看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高电影水平与译制水平是长期的任务,这意味着我国影视团队应重视培养译入语语言人才和文化人才,努力消除译制影视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歧义。譬如广西电影集团“东盟语电影译制中心”的建立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对外的文化吸引力来自我们自身的文化魅力,创作者应深度挖掘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将其作为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的领头羊,借助其影响力,带动一批相对于对象国较为新颖的优质文化的传播。注重作品内涵,在思想深度、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营销的角度来说,拓宽影视传播渠道是必经之路。中国影视在“一带一路”的很多国家是通过中外双方联合举办的电影节进行传播。双方应继续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寻求多样化的影视展示与宣传方式,如推广合拍片的成功经验、共建电影厅和影视基地、邀请对象国知名影评人进行评介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宣传工作,针对“一带一路”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策略,也是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值得尝试的方法。我们认为,影视输出应注重个性化,这与地域差异性有关。我们对不同地域的留学生进行访谈,意识到他们对中国影视的预期迥然相异。历史上与中国渊源特别深的地方,比如东南亚,可以相对从容自然地接受中国文化,因为比较熟悉了。相对其他地区国家的观众,他们喜欢中国武打片的场面,但对各种文化术语非常陌生,有的观众看不懂字幕,只看武打动作。对比不同国家电影艺术水平,也对影视的艺术性与艺术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我们主张影视输出也要量体裁衣、量身定制。
(本文系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易经》译介流派研究”(FJ2021BF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