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走进人民群众中间,为人民做学问,哲学社会科学才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做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站稳人民立场。受传统文化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但仅此还是不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站稳人民立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对人民群众充满感情,自觉走到群众中去,立志为群众服务,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新理论、发展思想。同时,应与人民心连心、同忧乐,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用自己的知识和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作为,不断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强调问题意识。“学以致用”“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是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是“从论文到论文”“从书本到书本”,让学术在封闭的学术圈子里自我循环,脱离社会实际。这样一来,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开展学术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学术研究的源头活水。因此,学术研究要走出书斋,回答时代之问,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社会调研,真诚务实地回应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只有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才能做出真学问、大学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改进文风。文风对于学术成果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写文章讲究义理、考据和辞章,其中辞章主要表现在语言、修辞的使用上。语言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没有恰当的形式,内容就无法表达出来,也就无法被读者所接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写文章只是片面追求所谓“学术化”的表达,让群众无法理解,理论便失去了生命力、影响力;如果写文章只满足于讲套话,形式对仗工整而缺乏实际内容,不接地气,就会脱离群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语言,特别注重改进文风。把党的创新理论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群众进行宣传,用科学理论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创新的动力,要在学术上有原创性的成果,就必须深入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去解释、去解决;同时,群众在实践中的新创造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理论上的升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在象牙塔中构建理论系统,而是要在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汲取营养、提出真知灼见,以自己的理论创新服务人民、推动实践,把学问写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总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不忘初心,情系人民,才能不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