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科技评价中的五个关系
2021年04月27日 10: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7日第2155期 作者:杜宝贵

  科技评价是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学技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创新符合新时代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评价机制,利于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利于引导科学技术工作健康发展,利于鼓励原始性创新和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利于建立良好学术诚信体系。为更好地推进和完善科技评价工作,应重视和把握科技评价中的五个关系。

  第一,科技评价主体与科技评价客体间的关系。科技评价主体涉及谁来进行科技评价的问题,通常包括政府及其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行业协会、科学共同体以及社会公众。科技评价客体涉及科技评价的对象问题,通常包括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资源、科技能力等内容。科技评价主体具有对科技评价客体是否存在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判断功能,科技评价主体对科技评价客体具有引导与选择作用。同时,科技评价主体在形成对客体评价结果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科技评价客体自身发展规律及固有属性的制约与限制。在实践中,一方面,具有价值负荷的科技评价主体间存在评价维度的差异性,比如官方评价主体更强调宏观意义上的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维度,而非官方评价主体则更偏重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因此,应该从科技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出发,努力消解因不同科技评价主体间价值冲突而产生的制度性成本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评价客体涉及人才、成果、项目、资源、能力等多个类型,因此,建立适应不同类型客体的科技评价团队、科技评价体系和科技评价标准,对各类型科技评价客体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第二,科技评价目标与科技评价方式间的关系。科技评价目标一般是指通过对科技系统运行过程、运行绩效的全面审查,检验科技系统达到预期设定目标的程度,检验科技系统内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检验科技系统管理工作的完善程度。科技评价方式是指为达成科技评价目标所使用的方法体系和路径。科技评价的目标都不是单一维度的评价,涵盖了多重维度的评价。实践中,我们抽取部分核心考量要素对上述客体进行评价,这将产生因忽视其他维度而导致的评价效果缺损后果。因此,科技评价方式的选择必须以全面实现评价目标的设定为基本出发点,评价方式不能替代评价目标,前者要为后者服务。

  第三,科技评价过程与科技评价结果间的关系。科技评价过程涉及科技评价主体与科技评价对象间就某些特定的标准和价值形成一致性倾向的过程,科技评价结果涉及评价结论的运用问题。在科技评价实践中,我们应避免类似舍本逐末的问题出现。比如,注重短期效益、重“量”不重“质”的科技评价导向,必然产生科技评价结果与相关人员在待遇上的刚性捆绑问题,扭曲科技评价的初衷,实践中就容易出现单纯为发表论文而进行所谓的“科技创新活动”。此外,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科技评价将极大地降低对科技创新失败的容忍度,严重影响基层科技管理部门扎实开展工作和科技人员创新、探索的积极性,降低科技资源配置的长期性、累积性社会效益。

  第四,科技评价周期与科技评价绩效间的关系。科技评价是一项周期性工作,是对科技政策系统的主动性纠偏活动。科技评价周期与既定评价指标的设立、评价客体的属性与特征、绩效管理实施的时间窗口等因素均有关联。科技评价绩效是科技活动与设定评价目标的符合程度,符合度越高则绩效越好。从实践角度看,科技评价既有基于国家顶层设计的制度性评价周期,也有基于科技发展规律的客观性评价周期;既有基于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资源、科技能力等不同科技评价客体属性的常规性周期评价,也有基于应急状态下的非常规性评价周期。因此,科技评价的周期性特质将直接决定基于不同样态下科技评价绩效的核心导向。如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和短周期的应用研究,就需要基于差异化的科技评价或绩效评价导向进行合理引导,建立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评价周期。

  第五,科技评价的中国特色与科技评价的国际接轨间的关系。在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中,我国的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基于这一制度优势建构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放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科技评价活动也已提到议事日程。在评估科技成果社会影响力的实践层面,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如英国的卓越研究框架(REF)、荷兰的标准评估协议(SEP)、澳大利亚的研究质量框架(RQF)等。我们应充分汲取这些评估实践经验的有益内核,结合中国的科技评价实践,找到本土评价机制与国际评价机制的契合点。

  (作者系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