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助力经济“双循环”
2020年12月23日 1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3日总第2075期 作者:黄媛

  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战略部署。内需是双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双循环的最核心环节,而消费是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核心。智慧社区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智能化服务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智慧社区在满足政府智慧管理要求的同时,也拉动了家政、养老、社交、金融、教育等智能化生活服务的内在消费需求。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释放消费潜能,激活国内市场,助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加大智慧新基建投入,打开循环入口。我国各个行业市场巨大,但受限于产业链发展、各地区信息化建设不均衡、各城市经济发展及财政投入不平衡等因素,区域间发展智慧社区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基建,消除智慧化鸿沟。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大5G骨干网、大数据中心、工业、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的物联网设施、配套智能终端设施建设。管网铺设、社区优化、社科人文等公共服务智慧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既有力拉动了社会投资,又积极促进消费。在智慧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延展、巩固和提升大数据信息技术产业链,进而带来大量资金入场。同时,新型基础设施也为新消费提供了技术和网络的支持,推动了新型消费快速发展,从而打开循环的入口。

  完善大数据产业链,打通循环通道。虽然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大数据产业链日益完善,但由于我国企业核心技术缺失,且存在一些体制和机制障碍,这些都成为经济循环通道上的堵点。智慧社区建设,包括政府、居委会、方案提供商、运维服务商、社区居民等多方面,涵盖终端设备供应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系统方案解决方、服务提供方等多方利益。建设过程中,可采用“智慧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整合共享—智慧社区建设大数据融合应用—延伸大数据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即先整合智慧社区建设中的相关数据资源,然后通过社区建设开放数据共享,通过多方协同效应推进开发,最后拓展和完善产业链。通过政府的管理、引导和协调,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将以智慧社区建设为契机,联盟合作,依托智慧社区建设的用户优势,积累大量的社交、电商、信用与通信等数据,结合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加快技术创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培育社区消费市场,加速循环流动。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模式、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在智能化、数字化的影响下日益丰富,随着智慧社区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提高了更多传统行业和潜在用户的触网率,教育、娱乐、购物的数字化消费潜力得到释放。通过加大产业配套、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制度保障,提高人民获得感,解除社区居民消费束缚,培育社区消费市场,引导居民主动消费,把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充分激发出来。社区消费为生产提供精准的供求信息反馈,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智慧社区建设将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推动需求引领和供给变革相互促进,有助于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加速经济循环流动。

  搭建社区数据库,提供循环载体。以数据信息为载体的创新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智慧社区数据库的搭设既注重创新理念、智能科技和数据监管,又充分发挥了数据信息对经济治理的推动作用,大数据分析加速了各类信息的高效利用,提高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有效衔接供给侧和需求侧,主动消除市场对接的偏差。

  首先,通过整合社区人口、地理信息以及社区周边企业的数据信息,借助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的方式,搭建社区数据库,从而将社区各部门的信息渠道互联,提高社区管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其次,利用社区数据库收集的社区空巢及孤寡老人等群体的健康数据,对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将社区数据平台与应急呼叫平台互联,为社区老弱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同时也为城市人口健康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最后,利用社区数据库收集的社区居民消费数据,对居民的需求进行深度分析,并对服务型行业的商业价值进行估量,为经济内循环提供载体。

  打造协作联动平台,建立循环机制。社区服务相关领域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智慧社区涉及不同的实体部门、企业及个人,系统庞大而复杂。要保证智慧社区的建设和运营状况良好,充分发挥作用,良好的联动是前提,也是关键所在。然而在智慧社区及城市建设中,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内部分行业的市场进入门槛偏高,地区间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竞争不充分,缩窄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并降低了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效应的发挥,造成专业化生产性服务缺失,从而导致产业链下游生产制造类企业失去有效支撑,阻碍了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形成。

  政府作为智慧社区这一管理理念的倡导者与践行者,要统一规划和指导,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或规定要求政府相关部门、街道办及居委会参与的同时,国家层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与社区服务相关的领域,打破行业间壁垒,鼓励物流、物业、医疗、家政、文娱、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相关行业协同合作,推动经济循环制度创新机制的建立。

  构建多维智慧生态圈,助力中国经济双循环。围绕智慧社区,以政府管理及居民需求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在高速网络、云平台、大数据、ICT的支撑下,构建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慧政务、智慧养老、智慧家政等一系列生态圈。智慧社区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圈,面对用户需求,不仅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以信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为支撑,聚合生态伙伴做大做强产业,用科技赋能行业发展和智能生活,并以标准化为依托,大力推进新型智慧社区健康有序发展,使政府、科研院校、企业、供应链共生在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智慧生态圈中,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数字经济是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需要,通过智慧生态圈中萌生的物联网、5G、人工智能、智慧家电、工程设备等高技术、高质量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推动国内循环,促进内外市场规则对接和供应链生态的相互融合,以中国市场的发展带动世界经济的复苏,拉动国际经济大循环。

  另一方面,双循环是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的。在建设智慧社区过程中,引入高质量的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够不断提升国内循环的经济活力,从而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新的理念和发展动能,进而实现更高效率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智慧社区不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在国家各项政策、规范的支持及指导下,智慧社区建设逐渐从理论探讨、摸索实践过渡到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产业化,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构建智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为政府社区高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也为中国经济“双循环”助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现代物业管理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