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认知
2020年12月17日 09: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7日总第2071期 作者:宋阳 李程

  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合格的人才来担当。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就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好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根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是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和重要路径,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激发教育活力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始终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制度保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的最大优势。坚实的制度基础、完善的治理体系有助于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活力和引领能力,从而聚合教育动力,释放教育活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高校育人要紧扣时代需求,把握时代主题,融入时代特征,以创新理论成果的时代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创新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帮助大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

  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领导,把好队伍建设方向。思政课教师要自觉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根本遵循,做到品德高尚、理论深厚、充满活力。思政课教师须具备扎实的学识,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该有一潭水。要引领良好的师风教风,争当师德师风建设的模范践行者、带头人。要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运用科学理论回答、解释现实问题。要精心采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典故、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优化主渠道

  在新时代,应不断优化主渠道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大水漫灌、照本宣科。教师要将深厚理论与实践案例、生动故事相结合,充分运用情景式教学,用活思政课程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要将深刻的思想、深邃的理论、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鲜活场景,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正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要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中枢,以各门类课程为辐射的课程脉络。专业课教师要关注学生动态、关心学生成长,在教授专业课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与价值引导;要科学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避免在专业知识教育中对思政元素进行生搬硬套和简单嵌入。专业课教育要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破除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壁垒。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两种教育相辅相成,既要旗帜鲜明、掷地有声,也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丰富育人载体

  要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认知载体,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富有活力的青年力量,大学阶段是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准备期和过渡期。高校应通过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把目标要求、实践需要和学生期盼统一起来,统筹五育并举的育人途径。全面围绕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心健康、文化养成和实践能力五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认知载体,正确引导大学生成长。

  要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成为大学生的情感依归,增强校园文明对大学生的熏陶与浸润。要精心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内容健康丰富、形式新颖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树立起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情感、对社会的责任。要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快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高校应广泛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与认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理论认知。

  (本文系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溪涧清源辅导员工作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开放课题(GXSZYXHSYB202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