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承载着深邃的人文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既为国家塑形,又为民族铸魂。俄罗斯是一个以文学艺术而闻名于世的国家,其社会和历史进程中一直闪耀着文学的光辉。即便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5G时代,文学也依然是世界认知俄罗斯的一扇重要窗口。放眼当下,大大小小的文学节、翻译家大会在俄罗斯不同城市举办,人们自发组织和参与的诗歌朗诵会等也数不胜数,可以说,文学是糅进俄罗斯人生命之中的。2020年6月6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俄罗斯在线上举办了“阅读普希金”大型诗歌朗诵会,来自不同国家的俄语专家及诗歌爱好者,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朗诵诗歌,回首“黄金时代”,与普希金“握手”,向文学致敬。读者们通过视频彼此问候,仿佛是用文学和诗歌在艰难的时刻点燃希望的烛火。
俄罗斯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曾说:“诗人在俄罗斯大于诗人。”也许是俄罗斯特殊的文学气息决定了诗人的论断。回溯历史,俄罗斯作家在作品中用温暖的文字感化心灵,也用锋利的笔尖刺破阴暗,人文精神灌溉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更为重要的是,文学经典创造了民族的语境,为世界打开认识俄罗斯的通道,实现和加强了俄罗斯与他国的外在联系。实际上,从西方对俄国固化的落后、敌对形象认识,转而承认俄国的智慧与进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俄国文学。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前所长弗谢沃罗德·巴格诺院士在题为“西方的俄国观”的讲座中提到:“19世纪70—80年代,随着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及《战争与和平》两部作品的问世,许多有修养的欧洲人对俄国人民非同寻常的天赋表示赞叹,惊讶于俄国人‘突如其来地’同时在战场和文化领域获得成功,成为肩负一定伟大使命的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俄国文学的力量之大,它无惧战争的铁骑,彰显民族坚强的灵魂,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思想,让西方不再以鄙夷的态度轻视俄罗斯,而上升到对其好奇、赞赏和惊叹的态度,俄国和俄国文化的正面形象在西方的认知中逐渐形成。
俄罗斯是具有血性的战斗民族,推崇尚武精神,而俄国文学则成为一种映照了这种民族特性的英雄史诗。从12世纪最早描绘俄罗斯战争的作品《伊戈尔远征记》《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到普希金的《阿尔兹卢姆旅行记》与托尔斯泰伟大的田园英雄诗《战争与和平》,再到苏联时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等,一幕幕战争场景在作品中重现,给予俄罗斯整个民族特殊的意义。实际上,战争文学中不仅有战壕上的突围与溃败,战后无尽的伤痛与苦难,还有无数普通人在面对残酷战争时表现出的坚毅不屈、隐忍善良,这一切都被作家用细腻深情的文字记录下来。19世纪著名诗人丘特切夫曾说:“用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用普通的尺子不能测量俄罗斯。她具有独特的气质——对俄罗斯只能相信。”诚然,俄罗斯幅员辽阔,地处欧亚大陆,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双头鹰”兼具东西方的性格特点,东方的隐秘与西方的开放相互影响,彼此牵绊,甚至矛盾冲突,加之信仰的根源,都促成了俄罗斯难以一言以蔽之的民族个性。此时,文学创作便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提供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神秘国度的艺术感知的路径。身处和平年代,国与国之间面对的更多是政治的博弈、经济的竞争,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调和剂,是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媒介。近年来,我国和俄罗斯一直保持着高度密切的人文往来,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俄文化交流更是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状态。2017年9月,北京《十月》杂志社与莫斯科《十月》杂志社携手,以“北京故事”和“莫斯科故事”为主题,创作多篇小说作品,互译后在杂志上同期刊出,使两国当代作家的优秀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2018年6月,在“中俄媒体交流年”的框架下,由光明日报社和塔斯社共同主办的“中俄互评人文交流领域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在莫斯科举行;同年8月,“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和在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中国文学作品”评选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使两国文学经典再度被重温。亲切的文学交流,一方面把人文精神拉进现实,将神秘和难以道白的艺术生活化,成为可以触碰与尝试去理解和相信的审美享受,人们通过阅读加深彼此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文学自身的厚度和传播度,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当代发展。
俄国文学始终秉持具有俄罗斯精神与信仰的创作原则,着力为世界传递文化艺术与道德良知,在国家政体和政治话语的建设上也不断注入人文精神,在世界舞台增添俄罗斯文学的元素。第22届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冰上灯光表演实在令人难以忘怀。以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茨维塔耶娃等为代表的12位俄罗斯作家一一“亮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和台词彼此穿插交融,场景的变化美轮美奂,让人走进文学的世界,沉浸于艺术的享受,将整个闭幕式的气氛推向高潮,让世界感知了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浪漫的俄罗斯。
在俄罗斯,“美是生活”“生活是创造”的理念,高尚的道德感与坚强的民族精神等,已经成为俄罗斯文学之魂,其现实意义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将不再为吃穿用度发愁,而更倾向于关注内心情感的体验,以及审美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俄罗斯文学之窗也必将为世界绽放出更加绚丽灿烂的光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列斯科夫创作中的‘俄罗斯性’及其艺术表达方式研究”(19CWW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