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人类社会关系愈发紧密。全球性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危机,二十多年来发生的波及全球的一系列大事件,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今年暴发的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事实证明,面对全球性灾难,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难独善其身,但目前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现实利益。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思考人类未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那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则是当下必须积极思考的迫切问题。当代俄罗斯著名文化符号学家鲍里斯·安德烈耶维奇·乌斯宾斯基的“视点”结构诗学理论,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启发。
“视点”是普遍存在的认知现象,它是人们站在何种角度、以什么方式来言事的着眼点,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比如,针对最近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发生的警察枪击黑人事件,有人抗议警察暴力和社会不公,有人认为抗议者是扰乱社会秩序。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媒体的报道也经常针锋相对。《纽约时报》前专栏作家阿南德·吉里达拉达斯说:“双方都觉得自己掌握真理、自由与正义,都认为自己兑现了美国立国的价值观,认为自己能保护人们平安……人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城堡里。”可见,观照世界的角度直接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视点”作为术语由托马斯·李斯特首先提出,主要是针对小说作者叙事的角度或者视角,后成为现代叙事学,特别是小说等文学艺术文本的经典话题。乌斯宾斯基在对艺术文本的结构进行类型学研究时认为,在艺术文本中存在多层面的视点类型,除意识形态视点外,还有话语视点、时空视点、心理视点等,不同层面的视点具有各自独特的语义内涵,同时,在同一层面的不同视点可能来自作者本人、文本叙述者、主人公甚或是读者。视点的多样性是艺术文本复杂而丰富的整体意义产生的前提,艺术文本中可挖掘的视点种类越多,其意义可被阐释的空间则越大。然而,艺术文本中的视点虽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也就是说,艺术文本的整体意义并不是各个视点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来自这些视点之间相互对话、相互交融借鉴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这种关系的复杂程度越高,艺术文本的艺术性和审美效果则越强。
然而,“视点”问题作为普遍的认知现象,同样存在于我们这个独特的由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包含2000多个民族的世界“文本”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形成自己特有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角度,即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粹。为此,我们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养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立于世界的信心,不可妄自菲薄。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我们应当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有清醒的认识,有自知之明,有自信,且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同时,我们同样尊重和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世界是多元的,国家、民族无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彼此沟通、理解与尊重。对世界认知视点的多样性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共时的空间层面,还表现在历时的时间维度。不同的国家、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有自身独特的时空视点,我们要尝试跨越自身的时空限制,在和其他国家或者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努力在现实与历史中寻找共同的视点,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摈弃意识形态偏见,跨越文明冲突陷阱,彼此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让世界多样性成为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态。
我们一方面要努力讲好自己的故事,多角度、全方位地向世界各族人民展示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激发其主动了解中国的意愿,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与国别研究,努力倾听别人的故事,站到他人的窗口看看另类的风景,发挥中华民族包容的文化心态和与其他民族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做到文明互鉴,扩同与求异并举,敬其所好,爱其所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构建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合作共赢,相互尊重各自关切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虽然当前国际争端和摩擦加剧,全球化进程受到干扰,但我们应该坚信,只有“美美与共”,才能“天下大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多元文化相互切磋中撞击出创造力,引发新的思考,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015ZDB092)和一般项目“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研究”(15BWW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