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发展
2020年11月11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1日第2045期 作者:方舟 陆汉锋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以共在性为发展前提的人类共同体,既立足当代,又朝向未来,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巨大思想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具有共产主义使命感的价值理念,是对人类共同福祉的孜孜追求,也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传承。

  提升命运共通感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政治和价值观层面的频繁交流,但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的逐利特征依然是全球化的动力。在资本逻辑的指引下,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依然要让位于“资本全球化”。资本主义不仅在全球化进程中追逐利益,也塑造着虚假的、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的意识形态。不仅在经济层面存在着霸权主义,在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同样存在着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

  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否定资本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而是更强调全球化应该是多方面的、更具总体性和包容性的。全球化不是某种西方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制推广,而应该是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自觉地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体现马克思“人的解放”的价值诉求,改变不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互相依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型的共同发展观。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最具普遍性的人类共同利益,主张打破资本逻辑和虚假的意识形态的束缚,建立最具广泛性的生产方式和组织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思路和布局,坚持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指向,体现着中国对国际秩序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提升到新的境界和高度。

  构建互利新秩序

  只有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才能促进人类在更为宏观的视域内实现共生共荣,共享人类改革发展成果。命运共同体并不排斥利益共同体,正是因为彼此利益的紧密相关,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纷争都可能引起全球市场的剧烈变动,影响到人类的整体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和普遍认同。每个国家都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在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分工中不同的定位往往决定了对共同体的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凌驾于人类整体利益之上,主张通过变革与完善世界分工体系构建更为合理有序的有机整体;反对不平等的国际格局,反对生产资料被集中在少数国家,从共同利益的高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出发,凝聚共识,尊重每个成员的平等和自由权利,在不忽视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保持共同体之中的开放度,提升共同体之中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建构更为多元化的交往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否认利益的驱动力,而是超越单纯的利益需求提升到精神的共通层面;并不是彻底抛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构的国际秩序,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承认并尊重已然存在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超越和摆脱旧有体系之中的狭隘性和虚假性,追求更加美好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图景。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只是一种外交战略构想和对资本主义虚假意识形态的批判,更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性语境中的人类面临的精神危机和共同体困境的破解。

  顺应历史大趋势

  无论是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关注的都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关注人类的整体命运和根本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机、生态恶化、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都需要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应对,因为在个体利益高度相关的共同体中,任何危机都会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个体的生存价值与人类的生存价值是内在统一的,这与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具有相通的价值指向。

  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注加深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针对性,让我们更加迫切地认识到普遍命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面对风云变幻、云谲波诡的现实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利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彼此交融,依存度空前提高,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紧密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让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认识到彼此的重要性。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对人类命运的反思,当历史发展到世界历史,人类的命运早已交织在一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让每一个人各尽其能,感受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所有人的命运都紧密相连。坚持互惠共赢才是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应有的态度,抛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偏见,不能为了本国的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损害人类的整体利益,这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达成的目标,也是中国正在发生的现实。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