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美好生活意义
2020年11月11日 09: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11日第2045期 作者:王志俊 赵帅

  马克思在《评一个普鲁士人的〈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一文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观点,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人自身的类本质与发展本质才能有机整合,才能科学说明人的本质和人类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分工使个人力量转化为物的力量的现象不能靠人们抛开抽象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物的力量进而消灭社会分工的办法对其进行消灭。若“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即“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马克思还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以现实的个人为主体,历史地呈现于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构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的发展网络。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立足于唯物史观,彰显了以下三个特征:其一,人民主体性。在“真正的共同体”中,“现实的个人”以“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形式将自身本质展现出来。这里的“剧中人”是特定历史阶段中存在的个体,“剧作者”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不是被动地服从于自然、社会条件,而是可以发挥自身主体性对自然、社会条件施加影响。“剧中人”和“剧作者”两种形式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同构性,即人以“剧中人”的形式存在于特定社会情境中,又以“剧作者”的形式在这种特定社会情境中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生存空间,在解构现存社会关系的同时重构社会关系,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促成人的本质在“真正的共同体”中逐步实现。其二,利益一致性。马克思视利益为人类活动之基本动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构成“真正的共同体”历史性生成和现实性发展的牢固根基,是创建“真正的共同体”的外在现实逻辑与内在历史逻辑的有机结合点。就其本质而言,“真正的共同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其中,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呈现出历史发生学意义上的根本一致性。即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特殊利益的满足意味着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表征着个人特殊利益的满足,两者具有同质性。其三,历史过程性。“真正的共同体”的创建是具体、历史的过程。一方面,“真正的共同体”的创建是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相统一的发展过程。个人原则和社会原则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对显性矛盾,这对矛盾构成了“真正的共同体”创建的真实背景。有效化解这一矛盾,需站在更高的自然与精神观点之上,超越二者间的二元对立,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真正的共同体”的创建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个人价值以社会价值为基础,社会价值是勾画出个人价值的社会存在方式与实现方式的公共价值。“真正的共同体”的创建不是个人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单向发展历程,而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向互动过程,要坚持两者结合所形成的合力方向,形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互为前提和结果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样态。

  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深刻的思想体系,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提供价值指引和方向指南。第一,美好生活的创造要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美好生活的关注点和落脚点。美好生活的创造要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安全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实实在在地惠及全体民众。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美好生活的创造要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至上理念,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第二,美好生活的创造要坚持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美好生活的价值指向,强调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和共享性,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主体上,美好生活的创造要使社会利益为全民共享,尤其要惠及广大弱势群体,确保共享主体的广泛性。在内容上,美好生活的创造要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领域,确保共享内容的全面性。在机制上,美好生活的创造要通过沟通、协商等形式来确立能够消解各类冲突和隐患的社会整合范式,确保共享机制的有效性。在制度上,美好生活的构建要通过健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制度,确保共享发展的公平正义性。第三,美好生活的创造要坚持过程思想。在观念方面,美好生活不是一个静态的抽象,而是一个动态的实存,无论是个人原则和社会原则的矛盾化解,还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美好生活的创造都需秉承过程思想,摒弃一蹴而就的冒进观念。在实践方面,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现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美好生活的构建等,都需要树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过程意识。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波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