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助推乡村振兴
2020年10月30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30日第2037期 作者:汪旭

  沂蒙精神孕育于数千年沂蒙文化,形成于民主革命时期,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于改革开放大潮,蕴含着“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思想内涵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特质。“乡村振兴”是党为破解“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涉及农村的未来发展,关乎农民的个人利益。沂蒙精神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有效契合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所需的精神养分,可以为其提供精神动力。

  “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彰显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思想精神品格,不仅使沂蒙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能义无反顾地支持和参与革命,而且也使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潮中不墨守成规,敢闯敢干,勇立时代潮头。“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展现了沂蒙人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服消沉、执着追寻、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沂蒙人民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意识,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要义,体现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指引沂蒙人民以主动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做到舍小家顾大家,愿意为党、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随时牺牲个人利益。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需要继承、弘扬沂蒙精神中奋斗进取的精神品质,激起村民主体建设乡村的奋斗意识,并以沂蒙精神内含的改革创新思想为指导,审视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所在,明确改革创新思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目前,农村发展不充分和城乡发展差距大是摆在乡村振兴面前的最大现实问题。实现农村的充分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均衡化,非一日之功,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有恒心毅力和长期艰辛付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继续弘扬艰苦创业、久久为功精神,树立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埋头苦干,不懈奋斗,推动农村全面发展。此外,实现乡村振兴还需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目前,农业的低产出性和农村发展滞后性使得投身“三农”意味着将需要更多的付出,担负更为艰巨的责任。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需要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担当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特质,在彰显党和人民密切联系的同时,也明晰了沂蒙精神内含的双重主体,即党政军主体和人民群众主体。从党政军主体看,其表现出的是“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的信念,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示了党和政府为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图发展的目标追求;从人民群众主体看,其表现出的是“紧跟共产党、热爱子弟兵、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信念,这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的坚定立场和勇于担当的思想品质,体现了沂蒙人民在党领导下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二者都凸显了沂蒙精神的人民性因素,要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一方面,党和政府需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走群众路线,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乡村振兴如何实施、采取哪种建设模式等需由农民群众自主决策并参与建设,保障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使之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同时,党组织要以沂蒙精神为引领,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视野宽、资源广、素质高的乡村精英队伍,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另一方面,农民群众要学习和践行沂蒙精神,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历练好参与乡村振兴的本领,发扬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沂蒙大地流传着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传唱着一首首催人奋进的红色歌曲,留下了一处处令人肃然起敬的红色遗迹。沂蒙精神的精神内涵和特质就是在这一个个具象化的素材基础上提炼和升华而来的。这些具象化的素材不仅能引起情感共鸣,提供给我们精神力量,还能创造物质财富,带动产业发展。

  新时代沂蒙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在乡村振兴中,要注重依托沂蒙精神具象化素材,因地制宜走好文旅兴农之路,打造一条能让乡村美、乡民富的乡村产业链。除了要挖掘红色故事和歌曲的底蕴并予以新的文化表达和多方式传播,还可以依托红色革命遗址,建设红色影视基地,制作红色影视剧等作品,做强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兴农。沂蒙旅游景点的建设和升级要积极吸纳沂蒙精神具象化素材,注重沂蒙精神元素的融入,凸显沂蒙红色景区的特点和魅力,打造差异化的文旅产品,增加红色文旅产业的附加值。总之,要让红色资源融入文化产业和休闲旅游业中,使红色资源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沂蒙群众既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也成为红色文化的受益者,真正实现文旅兴农,促进乡村振兴。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项目“欠发达地区农民参与民主协商治理的动力研究——以鲁西南为例”(J17RA0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