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高沂蒙精神传播效率
2020年10月30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30日第2037期 作者:朱艳菊

  沂蒙精神是党领导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新媒体背景下,话语方式、表达方式、传播途径等因素事关沂蒙精神的传播效率和影响范围,是值得学者关注的重要主题。

  以接受者为导向创新话语方式。沂蒙精神传播的接受者是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感知、理解、认同并自觉内化沂蒙精神,推动沂蒙精神大众化,是提高沂蒙精神传播效率的关键所在。要契合接受者的职业、兴趣、思维模式、思想状况及知识状况,实现沂蒙精神精准化传播;要善于用人民群众熟悉的方言和俗语传播沂蒙精神,用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鲜活事例来诠释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传播更“接地气”,人民群众能够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

  加强同人民群众的交流,构建平等沟通的话语方式。平等沟通的话语方式是推动沂蒙精神传播的助推器。沂蒙精神的传播者要放下架子,深入生活实际,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回应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成为人民群众的真诚对话者和知心朋友。在人情味浓郁的沟通环境中,人民群众会感到亲切,易于接受传播者讲授的理论和观点,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沂蒙精神大众化。

  引导和利用网络语言,创新沂蒙精神传播的话语方式。网络语言是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具有通俗性、简洁性和时效性的特点。网络语言来源于网民并在网民中传播,与人民群众有天然的亲近感,这决定了将其应用于沂蒙精神的传播极易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具有强大的传播力。但是,网络语言鱼龙混杂,需要加以引导和利用。要吸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来传播沂蒙精神,充分展示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深厚情怀和崇高的政治信仰,充分展现沂蒙人民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让沂蒙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以新媒体为媒介创新传播途径。建设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推进沂蒙红色资源数字化。沂蒙地区具有丰富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发生过多次影响深远的战役,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产生了独有的“红嫂精神”“支前精神”“九间棚精神”“商城精神”等,建成了以马牧池、大店等为中心的红色文化区域。要收集、挖掘、梳理这些资源,将相关文献、文物、图片、视(音)频等数字化,建设数字资源库,让沂蒙红色文化“活”起来,“立”起来。同时,搭建红色文化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克服沂蒙精神传播碎片化难题。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扩大沂蒙精神传播面。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定期更新信息,推动沂蒙精神多渠道传播。尝试新兴的直播形式,定期邀请专家开讲座,并通过在线讨论、互动,促进沂蒙红色文化的多向流动,提升沂蒙精神的渗透力和认同度。VR模式和3D技术的使用可实现情景再现,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自主感受、认知和理解沂蒙精神的效果。目前,沂蒙革命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采用VR技术构建虚拟纪念馆,为沂蒙精神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样本。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沂蒙精神传播,形成网状传播格局。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传播的意愿和能力不断提升。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民众收集整理沂蒙红色故事,并通过自媒体从不同角度讲述这些故事;还可以鼓励沂蒙红色文化的亲历者及其战友、亲属开通自媒体,身体力行地传播沂蒙精神。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能够突破政府主导的单一传播模式,形成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相协调的网状传播格局,提升沂蒙精神传播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以红色文艺作品为载体创新表达方式。发掘沂蒙红色文化元素,讲好沂蒙故事。临沂是红色基因富集区,沂蒙红色文化的元素符号散落在广袤沂蒙大地上。有关部门和社科研究机构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准确理解和记载红色革命历史。文艺工作者要以历史材料为依据,努力发掘发现典型事例,打造一批影响深远的文艺精品,把沂蒙故事讲生动、讲具体。通过红色文艺作品的传播,受众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沂蒙精神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推动沂蒙红色文艺作品“走出去”,提升沂蒙精神的知名度。遴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通过新闻发布会、巡演、展演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走出去”。通过优秀文艺作品向全国人民广泛宣传沂蒙精神,扩大沂蒙精神宣传的受众面,不断提升沂蒙精神在全国的影响力,树立崭新的沂蒙品牌形象。

  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播良性互动。要大力发展创意红色文化产业,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将沂蒙精神元素和符号融入动漫、网游、电影等创意文化形式,根据不同群体的消费心理,推出差异化的文化产品,在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受众在丰富的故事情节、变幻多端的场景中受到感染,并逐步接受、认同沂蒙精神。

  (本文系山东管理学院校级科研团队“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TD2017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