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匠精神内涵及其新时代发展
2020年09月30日 11: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作者:赵婧

  齐鲁工匠精神的生命力来自其地方性的文化基因。工匠精神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代齐鲁工匠精神是众多地方性工匠精神中的佼佼者,因其具备精湛技术、高尚道德等品质而广受称赞。具体来说,齐鲁工匠精神与山东地方性的文化基因具有高度一致性,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睿智创新、勤劳勇敢等。

  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

  自强不息是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与工匠精神的内涵高度融合,这也是齐鲁工匠精神长盛不衰的重要密码。工匠对于自然世界的探索包含某些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在各种技艺的求索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对人与自然的基本态度,如《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给予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顽强刚健精神。齐鲁工匠精神自诞生之初,就将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纳入其概念范畴,实际上中国古代优秀的匠人代表墨子在制造器物和探索人伦大义方面展现出杰出的匠心品质。齐鲁工匠精神中包含齐文化与鲁文化双重密码,以齐国经世致用的实用态度,积极探索器物制造等世俗领域,因而培养了一批独具匠心的技工;而鲁文化尽管在探索自然世界方面稍显保守,但在探索人的道德世界方面则呈现出奋发有为的匠人精神品质。因而齐鲁匠人精神包含对两个世界的自强不息式求索,对器物制造技艺的孜孜追求创造了齐鲁大地璀璨夺目的物质文明,而对道德世界的匠心独运则奠定了中国人精神的基本文化底蕴。可以说,齐鲁工匠精神既包含对自然奥秘的技术性探索,也包含对世道人心的缜密筹划。

  厚德载物的人道精神

  古人对于匠人精神的理解包含某种精神层面的道德追求,如“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儒家格言警句中包容万物的人道主义精神深刻影响着工匠群体的价值观取向,即通过对精湛技艺的追求而达到某种做人的道德境界。墨家作为先秦工匠的代表,其探究制造各种精密器物的目的并非为了战争,而是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游走在各国争霸战争之中,最终达到“戈止”而贵生的目的。可以说,古代齐鲁工匠精神包含人文精神,即在探索器物制造之技时,也在向人的内心探索生命的生存之道。尽管孔子对制造器物的“奇巧淫技”评价不高,但是他对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周礼和仁道表现出某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通过伦理道德秩序的技术性阐释来建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另外,齐鲁工匠精神中的厚德载物品质还包含兼容并包的开放特质,它通过简单类比方式游走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尤其是通过对自然之物的观察来洞悉世道人心,或者以世道人心引导人们探索“奇巧淫技”。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品质使得齐鲁工匠精神包含某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气息。实际上,齐鲁工匠精神定型于先秦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儒、道、墨、法、农、兵等思想汇聚齐鲁大地,共同形成自由思想与多家争鸣的文化格局,这些开放包容的文化品质深刻影响了齐鲁工匠精神的传承形态。

  聪明睿智的创新精神

  齐鲁工匠精神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元素,尤其是面对复杂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齐鲁人民以高超的创新能力改善自身所居住的自然及社会环境。齐鲁工匠精神最早可追溯至史前东夷部落时代,现代考古证据表明,东夷人很早就掌握了农业、交通及冶铁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同时以工匠精神的专注力探索社会化的礼乐制度等,这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应对自然和社会生存挑战所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继承了东夷人的创造精神及文化遗产,分别在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孔子以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仁”来创造性地解释周礼的合理性,传播其独特的礼乐思想。在科技方面,齐鲁匠人大师层出不穷,如鲁国的公输班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能工巧匠,它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明了诸多适用的木匠工具,如通过对锯齿状植物叶子的观察,模仿发明了伐木用的锯子。此外,鲁班的工匠技艺也被广泛运用到战争之中,如发明攻城利器云梯。可以说,以鲁班为代表的齐鲁工匠在建筑、机械、交通等方面展现出精湛的创新创造能力。

  传统精神滋养新时代工匠精神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及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对传统的工匠精神传承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尤其是对于以齐鲁工匠精神为代表的地方性工匠文化基因,需要在现代职业理念范畴内进行创新式传承。一方面,齐鲁工匠中反映民族精神的优秀品质,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价值观需要继承;另一方面,面对现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模式,需要对齐鲁工匠精神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结构性改革,从而摆脱传统小农作坊式生产的思维桎梏。新时代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对工人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工会组织作为企业与产业工人的“中间人”,在传承弘扬齐鲁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应当顺应形势,从传统齐鲁工匠精神传承中求索创新的匠心品质,以服务于新时代工人工匠精神的养成。首先,工会组织应当系统学习中国科技史,了解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文化底蕴,从而为培养和传承新时代工匠精神准备文化条件,尤其是要精准把握齐鲁工匠精神所包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及睿智创新的精神品质。齐鲁工匠精神传承的关键在于工会组织引领不断涌现的工匠团体自觉继承与“活化”这种宝贵历史财富,并通过老一辈工匠的实践生生不息地滋养新时代工匠群体。其次,工会组织要在掌握齐鲁工匠精神的基础上,重构现代职业伦理精神,着眼于培养大国工匠,将中西文化中关于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有机整合起来,进而武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业工人队伍。新时代产业发展环境与产业工人的生存现状,要求工会组织引领产业工人走现代化职业发展之路,并在现代产业生产管理制度中实现个人发展的职业梦想。这就需要工会组织按照现代产业精神,重构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及其职业伦理。最后,工会组织要带领产业工人践行新时代工匠精神。工会组织需要以身作则践行工匠精神,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中吸收、内化及传播齐鲁工匠精神。总之,培养和打造产业工人队伍的工匠精神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工匠精神与工会作为的有效契合,能够让工人群体逐渐具备工匠之德和工匠之才,逐渐成长为综合技能型人才,为自身成长成才和实现制造强国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齐鲁工匠研究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