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理论宣传视野 提升实践效果
2020年08月24日 09: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4日总第1995期 作者:陈东辉 张晓旭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融合创新,是指把学得全、思得深、说得巧、做得好统合起来,达到理解方式、传播方式、落实方式的有机融合,达到思想有马列正气,论说有金石之声,实践有化育之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融合创新,就是要改变单一的宣传路径和单向的思维模式,通过多种传媒技术融合、多种传播方式融合、多种实践形式融合,拓展理论宣传视野,提升实践效果。其基本表征是:

  明确的政治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融合创新注重价值取向、精神气象、育人方向、道德考量的一致性,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明确的价值选择为中轴,以高尚的精神气象为导向,以科学的育人目标为引领,把道德考量贯彻其中。其政治蕴含在于体现党的思想意志,反映党的政治主张,用健康的生活题材、优秀的叙事方式、精美的话语形式和积极的实践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意表达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融合创新注重文化软实力和物质硬实力的融合,“软实力”不“软”,“硬实力”更“硬”,是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为物质生活匮乏难以激起真正的精神动力。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富人的天堂”和“穷人的地狱”难以实现社会的精神协调。只有物质文明不是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不只是物质内容的丰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融合创新,注重突显思想政治方向,包含着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一体性。

  科学的互构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科学互构,包括坚持有经有权的方法、有规有范的准则、有主有次的安排、有条有理的工作、有声有色的表述。它在思想上有利于突出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在理论上有利于突出创新意识和特色意识,在价值引导上有利于提升正能量和发挥积极因素,在管理格局上有利于突出预见性和协调性,在目标选择上有利于体现群众的辨别能力和纠错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科学与互构,是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度融合,需要在有机结合上下功夫、在话语凝练上下功夫、在符号选择上下功夫,需要明确“学”的目标和方法、“思”的方向和内容、“说”的方式和效果、“行”的标准和要求,注重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创新活动、资源选择和外来借鉴的一体性,做“有米之炊”、放“有的之矢”、定“有章之规”、铸“有形之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科学互构,是实践主体及其结构的优化创新,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不搞单打独斗和各自为阵,各级政府的领导作用、各级部门的管理作用、各类主体的参与作用,都应该是在协调运行中体现的。就这方面来说,“科学互构”体现为主体参与的全面性、部门协调作用的全面性以及内容表达的全面性,是逻辑思路、逻辑结构、逻辑形式上的互构,是目标和过程、主体和客体的全面互构。

  灵活的谐变状态。灵活的谐变状态是“学思行说”各要素的良性结合,“学思行说”四个方面首先是互动的,然后才是谐行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思想内容与实践之谐变,就难以达到物质与精神的辉映。“学思行说”的谐变状态包含的起、承、转、合是有节序的,也是互相传动和联动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谐变包含着主体与客体、媒体与话题、表义与涵义的深度融合,表现为灵活处理思想主导与价值多样的关系,使主流更突出、支流更健康、浊流被净化。灵活处理“内”与“外”的关系,既内外有别,又内主外辅,形成主导有力、辅助有效的践行态势。灵活的谐变还表现在制度的运行规范上,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遵循思想宣传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一般制度,对应的是根本规律、基本规律和一般规律,思想宣传的制度系统运行良好,思想宣传的基本效果才能表达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也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也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宣传路线。“我们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制度,是民主和集中紧密结合的制度。”理论研究无禁区,思想宣传有边界,话语表达有分寸,是一个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