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学思说行”的基本要求与理念定位
2020年08月24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4日总第1995期 作者:孟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融合创新是一个空间上衔接、时间上继起的过程,在理念上和实践上都应是常态化、制度化的,既要体现思想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践行方式的时代特色,达到“言足以佐时,行足以励俗”。这是雕铸精神、书写真相、涵养风气的过程。“学”有所得、“说”有所据、“思”有所悟、“行”有所依,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融合创新的起点。“学”的基本任务是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涵,做到脑中有思想、心中有标准、胸中有涵养,要“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学的内容要融会贯通,必须是“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其目标“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讲话,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学”的要求做如下理解。第一,学习是经常性的任务而且是常学常新的。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在变化,对它的内涵及实践方式的理解也不断深入,这需要有经常性的认识和提高。第二,学习是人生的要求而且是常学常新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表达与人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密切相关,在社会中注入人的意志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还要不断适应社会的新变化。第三,学习是保证知行合一的重要前提而且是常学常新的。知行合一首先是由“知”来保证的,而认知的前提是学习。

  “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融合创新的基础。“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符号寓意和认同要求,思考举什么旗、如何举得高,走什么路、如何走得远,做什么事、如何做得好,讲什么话、如何讲得清。“思”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韵及外相的基础,这里的“思”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神合于我”“化为我用”。“思”的要求是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行动的机理和方式,要“思”出品位、“思”出本质、“思”出格调,通过“思”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道”。“思”的目标是看齐和超越,其前提是统一思想,注重练好内功与练好外功的一体性、个人养成与社会陶冶的一体性、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的一体性,形成比、学、赶、超的竞进局面。

  “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融合创新的链接。说得好、讲得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创新的又一基础性工作,需要把话语格调、话语符号、话语叙事作为一个整体把握,做到言与意合、情与境合、身与心合,真正表达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说”的过程中,如果语意混乱,即使能“胜人之口”,却不一定能“服人之心”,必须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全面体现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一体性,体现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价值创新能力的一体性。不能采用强词夺理的形式、舍本逐末的形式,不能采用缺乏深入思考的依样画葫芦的牙慧之语,也不能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或“自说自话”的形式。要通过宣传弘“国之盛德”、扬“草根善举”、旌“闾里良行”,把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美好愿望和行为用亲切的话语表达出来。“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话语权、解释权、表达权有效地结合起来,话语主体从“你、我分离”转向“你、我结合”,实现话语组合从拼版方式转向融通方式,话语媒介从“+互联网”转向“互联网+”。

  “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融合创新的承载。“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行”作为融合创新的重要承载,是需要自信的,“四个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政治方向。“行”作为融合创新的重要承载,又是要看效果的,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日常行为,陶冶心灵、突出品位、展示形象。要在生活中感知、领悟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外部灌输与自觉吸纳的有机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有机结合。“行”作为融合创新的承载,也是要看方法的,应该是继承与创新的良性结合、“内观”与“外观”结合、“前瞻”与“后视”结合、国内实践与国际传播结合。“行”作为融合创新的承载,还需要体现行为主体的思想自觉、文化自觉、价值自觉、道德自觉和行为自觉,这个实践过程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铸社会生活的过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