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融合创新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2020年08月24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24日总第1995期 作者:孟宪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任务、目标、现状表明,建设一个多维度立体的融合结构势在必行。其路径必须是合规律性的,能够充分体现思想建设的内在要求。其目标必须是合目的性的,能够充分体现党的思想建设和广大群众的思想与愿望。

  推进话语叙事和符号选择的融合创新。注重从历史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全球层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陈情”与“说理”结合,“对内讲”与“对外讲”结合,不能流于表象、追求热闹,不能耽于片言只字、咬文嚼字,不能讲“胡话”和“黑话”、搞翻空出奇。全媒体时代造就了新的宣传方式,一些话语表达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一些话语在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有很大空间;一些话语界限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却需要突破。今天的话语创新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将“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任务贯彻其中。要探索符号选择的创新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灵活的格调、通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寓意深刻而不晦涩,形式多样而不刻板,内容平实而不平庸。要将叙事创新和符号创新结合起来,将叙事内容和符号意义结合起来,既体现宣传的及时性又注重实践效应,既体现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又注重新兴媒体的现代性,使思想理论和新兴媒体向着深度融合和一体化方向发展。

  推进现实要求和意义呈现的融合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融合创新,体现为价值自觉中道德协调的一体性、思想表达中利益协调的一体性、文化传承中家庭协调的一体性、品质养成中自我协调的一体性。在表现形式上,不能简单地把各要素相加,而要通过技术和媒介进行深度结合,形成传播形态多样、传播体系先进、具有强大传播力的融媒体。在意义呈现上,统筹兼顾国内和国外、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公共域区和个人域区,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效应,不搞“政绩工程”“速成模板”,不搞“运动式”“一刀切”,不搞“临时突击”“定期达标”,不搞“独幕剧”“单打一”。“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现实形式和意义呈现不能是两张皮的状态,徒有外表而没有意义不行,只有意义没有好的表现形式也不行。我们讲的“学思说行”的融合创新,不能有魂无体,不能有体无魂,更不能体魂俱无。内容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现实形式与意义呈现的融合创新的重要方式,要坚持行胜于言,体现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有机融合,感知、领悟和落实的有机融合,内化为精神追求与外化为实际行动的有机融合,着力抓好培育工程、人才工程、践行工程,打通话语融通门,打赢理论斗争阵地战,打好价值实践持久战。

  推进主体责任与阵地意识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客观判断当前思想建设的整体态势,找出建设的经验,查摆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要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责任,探讨城市、社区、乡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要充分担起知识分子的学术责任,经常保持高度的学术自信和价值自觉,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信仰追求与学术追求的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生信仰的归趋和奉以行止的准则。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区分层次,分类推进,最大限度释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量,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全方位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

  推进媒体选择和宣传内容的融合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的媒体支撑和宣传内容的融合过程,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思想、襟怀、创意和媒介技术的全面对接。大数据蕴含着巨大的技术力量以及多种媒介融合发展的动力,也给思想宣传提供了技术迭代和融合创新的新手段。通过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综合形式拓展媒体边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思说行”融合起来,不仅在技术手段上实现宣传方式的大突破,还要在宣传内容上实现优秀观念的大发展,更要实现技术的“互联网”、思想的“心联网”、社会的“物联网”之间的大融合,运行是“动车组”,发力是“组合拳”,决策是“群英会”,表达是“融媒体”。面对时代发展和技术更新,思想传播必须顺应潮流,如何用现代技术给思想插上翅膀,如何用现代媒介给思想拓展传播空间,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