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在训练学生音乐听觉感知力、培养音乐鉴赏力,以及提升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方面有重要价值。视唱练耳自传入我国以来,其教学模式多受西方影响,其教学内容多取自西方音乐素材,其教学理念重技术而轻文化等,致使学生对传统音乐固有的音乐语汇及其文化特征越来越疏远。而今,在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将内涵丰富、风格多样的本土音乐文化深度融入视唱练耳教学之中,已然成为每一位专业音乐教师值得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传统音乐文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缺失”
近年来,党和国家政府就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视唱练耳与传统文化整合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尽管涌现出中央民族大学、贵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将传统音乐引入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成功案例,产生了《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基础教程》等实践成果和理论研究著述,但是,传统音乐文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传承状况依然不乐观,培养的学生仍存在不能胜任传统音乐作品视唱教学的现状。龙晓匀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我们的音乐教育体制存在弊端,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音乐,就被灌输西洋音乐的结果;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忽略了教材建设中缺乏母语内容的结果,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音乐审美的倾向与反应的偏离。”一方面,近代以来,我国长期的音乐教育观念中始终强调形式与技能为主的西方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轻视了以实践应用和文化传承为核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成为导致视唱练耳中传统音乐文化“缺失”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视唱练耳教学中,西方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等依然占据突出地位,而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得不到重视,被边缘化,甚至被舍弃,成为导致视唱练耳中传统音乐文化“缺位”的关键原因。
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包括视唱练耳教学在内的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素材。樊祖荫曾在《中华文化母语与专业音乐教育》中提出:“我们应站在新的高度,以开放和平等的态度,来重新认识世界的各种音乐文化(包括西方专业音乐);同时也要在承认我国音乐现状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自我母语音乐的价值。”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今时代,作为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高师院校视唱练耳课程引入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不仅是丰富视唱练耳教学内容,促进视唱练耳课程民族化发展的内在诉求,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他们参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自觉。此外,在培养合格的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师资的同时,使得传统音乐文化得以有效传承。正如龙晓匀在《视唱练耳课程中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所言:“视唱练耳教学也已不再单纯重视听音记谱技能的训练,课堂中更注重音乐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性和内心感受、音乐表达的多样性及即 兴创作能力,并将音乐听觉、音乐记忆、节奏、调式等多项训练整合为一,以此来完成音乐思维、审美的学习训练。”也就是说,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系统化开发和有效教学实施,将听音记谱训练与音乐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视唱练耳课堂中借助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真正体悟到传统音乐的深层文化内涵,使我国视唱练耳教学思路逐渐摆脱西方模式的束缚,进而推进传统音乐文化视唱练耳教学体系的确立。
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为音乐教育提供人文资源
在大力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类型多样的传统音乐文化为高师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为此,我们结合《金华地域传统音乐视唱练耳精粹》教学实证,作出如下概括。
(一)提高认识,培养师资。直面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西方教育体制下的视唱练耳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还存在一定距离。要改变这一现实,必须转变重技能训练轻文化传承的视唱练耳教学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弘扬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其融入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提升视唱练耳人才培养质量、丰富视唱练耳学科建设的必要,也是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责任和培养传统音乐文化视唱练耳教学专业人才的时代担当。为此,我们拟定金华地域传统音乐视唱教学方案,组建校内与校外联合的师资队伍进行专门培训,为金华地域传统音乐视唱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开发资源,充实内容。
在确立传承传统音乐文化观念的指引下,我们的教师团队自觉担当起考查、记录和整理金华区域传统音乐声、像、图、谱和文字资料的责任,在此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金华婺剧、山歌、道情等传统音乐作品和文化资源编撰成校本教材《金华地域传统音乐视唱练耳精粹》,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教材内容不仅包括作品视唱、音乐记忆和音乐本体的分析等训练,而且设置作品流传地域文化特征、作品传承场景等讲授环节,以及田野考察、专题研究体验等拓展模块,丰富了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也为视唱练耳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三)多措并举,提升质量。
承上所言,我们将金华地域传统音乐融入视唱练耳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学生听辨、记录传统音乐的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体悟能力。因此,金华地域传统音乐文化视唱练耳教学需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方能提升教学质量。首先,通过理论讲述配合声、像、图、谱等展示,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场景中对金华传统音乐有初步感知,并展开讨论,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的热情。其次,在听辨、听记环节,可通过学生模仿教师肢体动作敲击节奏节拍、听辨钢琴弹奏音高与节奏、听记声像里的音高节奏,还可以通过听辨、听记单声部、多声部民歌和模仿传统歌舞音乐节奏等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训练,以强化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记忆力。最后,由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分组,围绕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专题考察研究等课外实践。如,让学生三五一组,搜集一首民歌、一首道情或者是一个剧作音乐进行听记,并相互交流探讨对作品文化内涵的理解。由此,拓展学生的传统音乐人文视野,增强他们对传统音乐风格的感知力、记忆力和理解力。
综上所述,在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传统音乐文化视唱练耳教学需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注重因地制宜,开发有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视唱练耳课程内容,并贯彻落实在实际教学之中。如此,我们才能早日构建出有温度、有活力的传统音乐文化视唱练耳教学体系,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第二批教学名师培育计划成果、浙江师范大学2020年度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