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云合唱”
2020年08月07日 08: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7日第1984期 作者:

  5月底以来,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老教授合唱二团的微信群里,最流行的新词就是“云合唱”。合唱团的成员们坚持宅在各自的小天地之中,虽然不能亲历抗疫的最前线,但我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用“云合唱”的形式,可以穿越将人们阻隔的空间和层层壁垒,拉近合唱团员之间的距离,鼓舞我们的意志,坚定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何为“云合唱”?简单地说,就是不见面的合唱。由电脑专家将要演唱歌曲的词谱、钢琴伴奏的录音等,分享在合唱群里。大家根据合唱指挥的要求,严格按照伴奏曲的节奏,各自演唱自己所属声部的乐段,并以清唱的方式录下,再发回给电脑专家。专家先后将每个成员的清唱录音整理合成为一个声部的带伴奏合唱,然后将四个声部的合唱汇总成整个合唱团的混声合唱。

  刚开始接触“云合唱”,大家感到既欣喜又陌生。欣喜的是,我们的合唱团终于开始排练了,宅居生活不再只是看微信做饭哄孩子,练好排演的每一首歌曲,也是我们合唱团的老同志为抗击疫情出的一把力。有些陌生的是,这种新技术手段我们能否适应?说得实际一点,原来每周一次的合唱排练,大家拿着曲谱,一起跟着老师的指挥手势唱,还经常参差不齐。现在,每个人要根据伴奏曲单练,节奏不能错一点,因为合成时每个人的所有特点,不论是优点还是缺点,统统表露无遗,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度。

  我们实验排练的第一首合唱曲目是《天使的身影》。袁英作词,张千一谱曲,国家大剧院曾演出过这首合唱歌曲。这首歌准确地表现了抗疫阻击战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第一线的情景,极好地抒发了人们对“人间最美天使”的赞美和祝愿。

  大家按照刘海静老师(指挥)的艺术指导、张小军(指挥助理,技术合成)的技术说明,独自开始了在家排练。因为是自己戴着耳机听伴奏、随着音乐节拍唱出来的,一开始听回放时,难免觉得自己的声音怎么会这样啊?节奏怎么老是跟不上啊?在种种疑问的纠结中,慢慢静下心来,再回看老师对合唱具体细节的指导,似乎明白了很多歌唱的道理。

  原来,我们歌唱只是自娱自乐,远不是真正的合唱艺术。合唱艺术是每个人要将自己的情绪体现并通过发声,融汇进集体合唱之中。以前,我是不太爱背歌词的,就是俗语说的,对歌曲的谱面不熟。现在不行了,不跟着伴奏唱个十遍八遍,谈不上对齐节奏,更谈不上音调、音色的讲究了。唱熟练后,再跟着伴奏唱下来,歌词当然就随口而出了。自己的听力、耳朵对声音的捕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合唱艺术最基本的要求。

  十天之后,大家交出了作业,待张小军老师将合成做好、发到微信群时,大家听后都不禁发出惊叹,如此和谐整齐的声音真是我们唱的?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合唱团在院离退休工作局文体处的肯定和鼓励下,又排练了一首老歌《牵手》,李子恒词曲,金巍改编成合唱。这首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歌曲,大家都很熟悉,容易上口,但是真正能达到合唱的基本标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次参加的人数更多了,按时交作业的有三十几位,占合唱团成员的70%。为了更好地练习这首歌,由刘海静老师分两次音频授课,就歌曲的唱法、音色的把控,进行了各声部的讲评。大家都满怀期望地放下手头的杂事,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的讲课,参加者达到近50人。参与听课的,不仅是居住在北京的,还有远在外地和身在国外的合唱团成员。引起我特别兴趣的是,刘老师说,为了更好地演唱这首歌,大家可以将歌词作为诗歌,用朗诵的腔调和语气朗读几遍,可能会对演唱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改进我们演唱的情绪和风格。刘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多年前有关《牵手》歌词的一段往事。

  记忆中,大概是1994年或是1995年的事。我当时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任编辑。我们当时的主编李文俊先生在一次编辑部的业务会上,讲到外国文学翻译成中文的用语时,就谈到了《牵手》这首歌。他当时六十四五岁,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年纪。他以歌词为例,说写得颇有现代诗的味道,歌词的语法也很前卫,比如动词和名词的共用,还有“因为,也许,所以”的结构搭配。这种新的用法虽然没有得到传统语法的认可,但是它朗朗上口,很快就能被人们接受。这都说明,我们对译文的一些新颖结构的处理,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太落伍。

  当然,今天再读到这种风格的诗歌,不会觉得有多新鲜,但那时可算是很现代的诗歌语言了。但愿我没将话题扯太远,毕竟刘海静老师要我们朗读歌词,只要用心领会,应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功夫在练唱歌之外,何况一首合唱歌曲,作词和作曲怎么分得开呢?

  “云合唱”这一新型排练方式,加深了我们对合唱艺术的理解,拉近了我们离退休老同志的距离。让我们以英雄的“白衣天使”为榜样,牵起我们的双手,砥砺前行,共克时艰。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