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
2020年08月07日 08: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7日第1984期 作者:李丽丽

  个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竭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为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塑造价值主体。美好生活不是靠等待得来的,是创造出来的,人民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升公民的整体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创造美好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从思想道德素养维度来看,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思想动力。具体说来,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预防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虚无化或价值虚无主义,达到凝心聚力的效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开创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提高文明化程度。从科学文化素养维度来看,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智力支持。譬如,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工作,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引导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的审美追求,提升人民的审美能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从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方面引领社会风尚和文化前沿,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公民的整体素养,使人们以更加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创造美好生活。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价值目标。共产党人的目标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人民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生存需求向享受与发展需求转变,从基本的物质需求向“美好生活”需求转变。当下中国人民最大的利益和幸福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美好生活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呢?物质丰富和精神富有,二者缺一不可。物质丰富是美好生活的前提,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基础,这是基础性内涵和标准;精神富有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内容,为美好生活贡献精神源泉,这是发展性内涵和标准。事实上,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富有比物质丰富更能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价值目标,旨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民的精神富有。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体现为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并且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美好生活的主要标志。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导向。首先,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培养人的自由个性,满足人民个性化的精神需求。市场经济容易塑造“理性经济人”,这种人以获取金钱财富和物质利益为唯一目标,是标准化的、没有自由个性的“单向度的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价值观的引导、精神境界的提升、自由氛围的营造等,预防和抵御经济理性的单向性,为人们自由个性的彰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其次,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趋向于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诉求。以单一输出性为特点的精神文化已经难以满足人民多样化、复杂化的精神需求。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在内容方面更加凸显多样性,尊重人民在认知、审美、情感、价值等多个维度的需求,建立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之间的联动机制,以需求带动供给、供给刺激需求的方式,打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后,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实现人民品质化的精神需求。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细化、精品化为导向,与人民的精神需求同频共振,努力改变精神文化的呈现内容与表现方式,为人民提供更有内涵、更有质感、更有品味的精神产品。

  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以能否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价值评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以是否“促进人民福祉”来判断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以能否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评价标准,凸显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民性和社会主义特性。一方面,这一标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把人民看作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践行者和享有者,看作美好生活的价值主体,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这一标准完美诠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升华,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与丰富彰显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精神文明建设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恪守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践行,增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使精神文明建设摆脱了空洞的宣教,真正做到了接地气,有根基,“办实事、讲实效”。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