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的根本
2020年06月17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7日总第1949期 作者:马珂琦

  在脱贫攻坚决战的关键时期,立足自身、抓住自我,更深、更全、更广地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是决胜决战的有效举措,十分重要和必要。

  以小见大 以少见多

  我国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各方面、各领域发展水平较低。由于多方面复杂因素交织影响,其致贫因子较多、攻克难度较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贫困地区就毫无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何为长、何为短,如何规避所短、扬其所长,对此最为通透和了解的还是贫困地区本身。只有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为脱贫攻坚抓住本、立住根,因地制宜地脱贫致富。实事求是地讲,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而言,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通常不大也不多,能够抓住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也较少,且往往得不到有关各方的注意和重视,从而丧失了脱贫致富的机会。所以,贫困地区党委和政府应带领人民从小处着手,快捷敏锐地发现和寻求潜在机会,不放过一丁点儿发展的可能性,以小见大、以少见多,最终改变自身面貌。

  柞水县金木村位于秦岭深处,曾是极度贫困村,可供挖掘的潜力极低、可利用的条件很少。近年来,通过发展木耳、中药材等产业,柞水县金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金木村考察时,在察看和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夸赞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脱贫致富的道路,必须靠自己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要坚决杜绝“大的没有、小的看不上”等错误观念和态度。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条件,从小处着手,在一点一点的发展中积累经验,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中脱贫致富。以小见大、以少见多,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之源与核心动力。

  因地制宜 扶贫扶志

  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扶志”是基础和根本,“扶智”是支撑与保障。有了强大的志气、勇气和信心,就能够迈过脱贫致富这个坎,即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如果有了好方法、新思路,并且充分利用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就能够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又好又快进行,从而实现贫困地区和群众的跨越式发展,即为“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所以,我们要在扶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扶智工作。不但要摆脱意识的贫困,更要摆脱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

  脱贫攻坚没有捷径可走,不能怀有任何侥幸心理。错误的思想不可有,落后的思路不能要。“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我们要牢牢抓住自身条件和优势,将“富脑袋”放在“富口袋”之上,以因地制宜为基础,充分激发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智慧,理清思路、打开思维,摒弃传统模式的束缚,不断创新脱贫致富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尤其要加大对信息化因素和高科技手段的有效利用,以网络做平台、以电商为载体,让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机制等互通互动,促使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土地、资源、风光等要素活起来,为脱贫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巩固脱贫 助力振兴

  脱贫攻坚收官在即,扶贫工作的重心已从实现脱贫向巩固提升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贫困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中,能够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也不能画句号,在即将到来的胜利面前,在不断巩固扶贫成效和致富成果的基础上,如何确保贫困地区持续稳定发展、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脱贫致富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致富的延续。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明确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我们要保护和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核心。最想巩固发展成果、推进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是贫困地区及其群众本身。只要充分激发群众摆脱贫困、巩固脱贫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认识和抵抗风险的信心和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就能从根源上掐断返贫的可能,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有序衔接。只要进一步更深、更全、更广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主体意识、自力更生精神和改变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就能继续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基地)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