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带来民族复兴
2020年06月17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7日总第1949期 作者:许门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小康社会在我国建成之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具体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为“三个意味着”。

  意味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巨大跃升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其中,经济实力是最根本的实力。古代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综合国力都居世界前列。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因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日渐衰微,“贫穷、落后、挨打”成为近代中国的代名词。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极度衰微,经济总量不到世界经济总量的5%。

  旧中国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制定了“两个一百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事,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据统计,2019年中国的GDP已达到99.0865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7%,并已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2019年的GDP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增长了175倍,年均增长8.1%。目前,我国煤炭、钢铁、电力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拥有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是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商品消费大国、货物贸易大国。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国的综合国力将会更加强大,其和平崛起势不可当。

  意味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

  人民生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小康”就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

  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始终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以共同富裕为目的,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据统计,到2019年末,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达到10276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人民币,达到3073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发迫切,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开始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民生活整体实现全面小康,意味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向往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愿望终于实现,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减贫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是一个伟大奇迹。

  意味着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由其综合国力决定。古代中国自秦汉后的1500年左右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在唐朝时期可以说已发展到海清河晏、文怀远人、和睦万邦的局面。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在世界上仍是一个国力较为强大的国家。

  世界进入近代以后,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逐渐走向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获得极大发展,资本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奔走于世界各地。而近代中国,由于封建势力的保守和不思进取,未能赶上当时西方现代化的潮流,在以现代工业为后盾的西方列强面前显得羸弱不堪,在西方列强的轮番侵略下,丧权辱国,割地赔款,铁路、航运、关税、司法乃至部分防务悉数旁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20世纪上半叶,中国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在国际上也没有多少话语权。

  中国国际地位极度低落状况的扭转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100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国家实现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对人类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球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地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话语权不断增强,一个“强大而又使人可亲”的中国日益受到世界的尊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我国从落后挨打走向全面振兴的“三部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必经的重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制度密码”。

  (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基地)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