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2023年04月06日 10: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6日总第2625期 作者:仇桂且 李汀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调和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也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怎样推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诗经·大雅·民劳》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中国古代最早蕴含“共同富裕”的论述。老子的“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孔子的“大同”“小康”、孟子的“仁政”“王道”、荀子的“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共同富裕”理念。中国农民起义提出“均贫富”“苟富贵,勿相忘”“除霸安民、劫富济贫”“均田免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口号,体现了古代和近代劳动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诉求,反映了他们对安宁、和谐、富裕社会的向往,对友爱互助、平等和睦、安居乐业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科学社会主义从一般原则到具体实践转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也为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共同富裕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社会理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中心课题。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党的一大提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的主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党制定了减租减息、增开荒地、增加农贷等惠农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党的二十大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并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党章。

  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包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前提就是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是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所忧、所急、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凝聚各种社会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好增长和分配关系,进一步把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做好。二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共同富裕是一个综合性、立体性、系统性的工程。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三是完善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是基本前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提高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与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资本嵌入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治理机制和路径研究”(22GLD015)、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长三角地区应用型地方本科工程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结构契合度研究”(19JDGC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