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和经验,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意蕴。
首先,突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系统地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联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约束性、稀缺性与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创造性有机统一,关键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在全球生态危机和世界现代化的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自然观,也超越了生态中心主义忽略人类主体地位和实践维度的自然观;强调人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权利和承担生态环境义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从内生性逻辑来看,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是客观存在的,资源稀缺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良好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支撑。探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必然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是舍弃经济社会发展的缘木求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其次,提出发展绿色生产力,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自然界的光照、水、风、蒸汽、空气等,都是自然力,这些可利用的自然力是生产力的初级形式,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提出自然力的概念,揭示出利用自然力会给人们带来超额利润。自然资源作为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人们将自然资源中蕴藏的巨大产能挖掘出来,不断发明创造生产工具,以更好地满足物质需求。资本主义工业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物质、精神财富,但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全球性生态问题日益严峻。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全球生态承载力基础上的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利润不断增殖为其基本逻辑,忽略了生态阈值和有限的自然力,资源的粗放型投入引发自然力危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为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引发的自然力危机,必须优化配置自然力资源,制定可持续利用自然力资源的长远计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度重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坚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充分挖掘绿色经济增长潜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最后,将自然资源视为财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关键要依托地理条件和自然禀赋进行财富创造,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对抗性和分裂性,让自然资源在财富创造中发挥作用。马克思从人的本质视角出发,认为财富的本质在于其“主体性存在”,将财富从“物”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不同历史阶段的财富形态取决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在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前资本主义阶段,土地财产等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财富是主要财富形态。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阶段,服务于商品交换的货币财富是主要财富形态。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人的生产力。财富创造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实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颠倒了财富创造的手段与目的,使人在商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假象中自我异化,忽视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财富理论,将绿色生态资源视为财富源泉,将生态安全下的自然财富看作社会发展的前提,鼓励人们在绿色发展中积极创造财富,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本文系淮阴工学院横向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Z421A22079)、“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研究”(Z421A23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