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人本逻辑
2019年06月27日 08: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27日第1722期 作者:张波 王蕊

  当前,整个世界越发开放融通,面对多元文化冲击、信息瞬息万变的复杂现实,我们更应从立德树人的人本逻辑入手,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立德树人回应人的社会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范畴。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本质。黑格尔认为“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即本质是一事物作为该事物而现实存在的根据或原因。本质一般不指某一事物“是什么”,而是指这一事物“为什么”存在,即事物存在、发展的依据。所以,人的本质就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根据和原因。人所具有的区别于自然界其他动物的社会性和精神性(意识性),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和原因,即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立德树人旨在加快呼唤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意识性)的觉醒,并保证人被唤醒的这些本质属性能够在政治方向上始终保持正确和坚定。在现实性上,立德树人是一个释放人的社会本质的过程。具体来说,通过立德树人这一过程,个性鲜明的人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社会功能,人的社会性本质能够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和激发。这不仅有利于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实现人格的完满,也可为集体创造更大、更丰富的社会效应和价值,更能激发整个社会的发展活力。同时,立德树人也是对人进行有效规约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人们应该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在现实中,人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由地释放个人意志和情绪,以冲动、盲目、激情化的方式处理事情,从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立德树人在这个意义上,成为规约人的各种无意识、冲动化、激情化行为的有效路径。通过立德树人,我们能够培养人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的能力,从而确保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进而为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提供高效服务。

  立德树人彰显人的价值旨归

  所谓价值,就是指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是否相一致或相接近。我们认为,这是人类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道德、艺术、宗教、日常生活等领域中一切价值判断所具有的共同含义。在这一定位上审视价值的问题,除了价值可被视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范畴来理解之外,价值的核心问题指向的是人,换句话说,只有人才有“价值”。那么,究竟何谓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何以体现?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表述:“人能够为他们生产财富,所以才有用,除此以外就没有什么用了。”这一观点表明人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即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通过立德树人,能够有效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并促使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立德树人突出表现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亦如中国古代儒家传统价值观中主张的,在“立”“君子”之大德中完善自我的品格、道德、本性,塑造个体自我的内心崇高精神品质,意为“修身”。另一方面,“立德”不仅仅是个人内向的自我完善,还要将这种自我的人格完善与崇高品质遵守传递给更多的人,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树人”,促进周围的人、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真”“善”“美”的价值实现。

  站在人的价值实现的视角看,立德树人是“立德”的价值旨归与“树人”价值实践的内在互动。“立德”与“树人”形成了稳定的、不可分割的二元价值互动逻辑。“树人”离不开“立德”的价值旨归,“立德”离不开“树人”的实践目的,二者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形成稳定的闭环逻辑。在中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中,完成对人的引导、培养、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水平提升的重要路径。随着时代发展,立德树人在实现人的价值方面有了新的内容注解,亦即在新时代,人的价值实现在于要立志成为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

  立德树人指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在马克思看来,全面发展的人是需要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求的能力和素质的“全人”。同时,人的发展的条件与人的发展的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完成对社会关系总和的占有,从而确保人之为人的本质得以全面彰显。

  《之江新语》中有这么一段话:“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社会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营造了现实的人就是“物化”的(经济的人)的社会氛围,在这一氛围下衡量人的标准呈现出唯“GDP”论英雄、唯金钱论人生的“单一向度”。人的发展逐渐远离全面发展的可持续轨道,在片面追求物质化与金钱化中渐行渐远。

  新时代,立德树人就是要纠偏此前所奉行的片面发展理念,要重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孕育时代新人。新时代,立德树人应当在具体社会关系中全面展开,而不是在抽象、理论意义上进行描述;应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人;应当培养人格上完善的人,而不是唯利是图谋取简单物质利益享受的人;应当培养主动融入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进取者,而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眼旁观者。在现实性上,立德树人就是要保证人追求自由全面发展而不偏离正确的社会发展轨道;就是要保证我们所培养的时代新人,始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高度认同;就是要保证我们培养的是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新时代,立德树人就是要在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时代诉求中实践人的全面发展。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国家意识的培养与民族复兴己任的担当,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立德”就是要通过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树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而“树人”就是要以全面增强“四个自信”为抓手,培育时代新人,使其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同时,要将宏大叙事目标细化为日常点滴的具体生活化行动内容,给予青年学子润物无声的亲切关怀和帮助,浸染他们美丽的心灵,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俗话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立德树人就是浇筑人心的工作,而浇筑人心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秉持人的价值尺度,偏离了人的本质要求,就无法达到“浇根、育心”的目的。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不仅满足时代发展诉求,而且遵循社会运行规律;不仅具有宏大政治情怀,而且凸显人的价值尺度;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内在要求我们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秉持人的价值尺度,在接续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理念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