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文章岂两岐
——关于《论语》不同解读的反思
2023年09月22日 10: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2日第2741期 作者:张宏斌

  “一编《论语》用不尽,世间何必许多书”,作为儒家经典中的经典,事实描述也好,有意拔高也好,正面肯定《论语》价值者不吝溢美;反面求全者则不以为然,或刻意贬低,或不屑一顾。平心而论,恶意者寥寥,后者大部分是不能深入而浅尝辄止之故,看花雾里,望月水中,自以为得花之髓与月之精,其实不过是梦里说梦,如膝痒而搔背耳。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误解至于隔膜,或点水至于掠过,为世人之常态,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之不齐,人之性也。

  程子有云:“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宋人喜读《论语》,或许是因为《论语》中有济民经世的工具理性。宋朝立国初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按照《宋史》本传记载,赵普“寡学术”,却能“临政处决如流”,其所读正是《论语》二十篇。此事虽有论争存疑处,但风行天下而为人乐道津津的,应不是事情之真假有无,而是《论语》能够治理国家,济世经邦,具有在其位达其政的实用性。从这个层面去理解《论语》,并没有离题背向,从现存《论语》的内容来看,大致上也可以有所发明。

  《学而》第一章,朱熹注解“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为政》多记德礼为政,纲纪治民之本;《八佾》“皆论礼乐之事”,礼乐事本就是应答酬对、外交辞令、理民施政等行为规范;其余章节也不离人际往来、政务交接之事,《述而》“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微子》“多记圣贤之出处”,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的真切。

  思想主线一以贯之

  《论语》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自不待言,其章节排布与段落衔接,必然有内在的逻辑,而不以为然者则指斥不过是流水账式的记录、星点散落的物像,以及不着边际的语言、摸不着头脑的碎片。这固然是由于读者不识,阅者不解,或思考进路不一、关注点不同等缘故。而今本《论语》内容,以及内在孔子的言行释问答疑的前后不一,也是导致理解有偏差的原因。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仁智互见,虽有训诂学乃至诠释学上的门类分歧,但《论语》作为孔子言行实录最可靠的记载,经亲炙的孔门弟子整理归纳,其思想的主线与前后的一贯性是无疑的。孔子曾说“予一以贯之”。

  从《论语》中的记录来看,孔子的施教是因材而异的。如问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问为政,孔子答子贡:“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季康子问政,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齐景公问政,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而前后的一贯逻辑则是取其中庸,无过与不及,从《论语》内容中貌似矛盾扞格处可以看出端倪,如《公冶长》记载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而《微子》云“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学而》云“不患人之不己知”,而《卫灵公》中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八佾》中说“管仲之器小哉”,而《宪问》篇云“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等。“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反对的是将一端推向极致,君子要做的是“不器”,不能一才一艺而足,应该执其两端,不偏不倚,取乎中庸,致其中和。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文王之后,孔子有历史文化在己身的自觉,他是“道统”的接续者,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一身系历史文化之存亡。孔子所谓的“斯文”在兹,天之将丧斯文而后死者不得与于的意义,在于以此彰显了个人与整个文明体的内在联系,每个人都是历史文明的参与者与创造者,旁观者从来不会有“在兹”的可能,也不会有“念兹”的自觉。个体生命的打开,人性的彰显正是“斯文”之于孔子的要义之一,“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成己以成人、成物,儒家独标的文化关怀,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从来也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其来有自。换言之,应天命以弘道是孔子内化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担当。

  孔子将个人的生命与文明的慧命相贯通,“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天命运行永不止息,无论你是否感知与觉察,个体生命的完成是“尽性”,而人的本质是“仁”。《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仁”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属性,由孔子首次提出,并进一步将之提升到了本体的层面。“仁”不是别开生面的独存或者精神,而是有源有本。简言之,源于天,而本于人。天与仁不过是角度和主客观的问题,正如宋儒将天置换为“理”,天即理,理即天,再给予理以具体内容的附加不是不可,而是必要性不大。与其说是创造性本身,毋宁按照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就是忠恕本身,忠以尽己,恕己及人,尽己是成己,及人是成物,是一种无限的责任与使命。孔子也只是在说仁,从来也没有给出正面的定义,“仁者爱人”,爱人是仁者的自发,“不违仁”,仁是最高位格的持守,“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仁是成名的必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的基础是孝悌,等等。

  循乎天理依乎人情

  将《论语》内容作系统性的理解,呈现字句背后的脉络,还原孔子本人的思考和价值关怀,应是解读释义的关键。半部《论语》治天下、春秋断狱等所标识的实用性不过是孔子思想之一隅,诵《诗三百》可以达政,使于四方亦能专对等,也不过是基本原则的选取。说理论道,直指天命性理的内容亦或隐或现,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为政》篇有“五十而知天命”等。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孟子》诸经的价值与意义在于是理之所载,“道”之所在。治六经以《论语》《孟子》为本,“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循乎天理,依乎人情,临事而惧,纲一举而万目张,卷一解而众篇明。纲领昭畅,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小学”工夫是经学的基础,而经学则是“小学”的归宿,依循这样的进路理解《论语》中阙疑或者没有定论的章节,庶可得其要领。《乡党》中有这样一段话:“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字面意思很好理解,色即颜色、脸色;举即山鸡举身飞起;翔而后集即盘旋回翔,然后飞下聚集;梁即桥;雉即野鸡;时即时宜;共同“拱”,拱手之意;嗅同“狊”,意为“鸟之惊视”。《十三经注疏》收录何晏在《论语集解》中引用马融之说,解“色斯举矣”为“见颜色不善,则去之也”;“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为“言山梁雌雉得其时,而人不得其时”;“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为“子路以其时物,故共具之。非本意,不苟食,故三嗅而作起也”。《正义》归纳此节:“此记孔子感物而叹也……孔子行于山梁,见雌雉饮啄得所,故叹曰:‘此山梁雌雉,得其时哉!’而人不得其时也。子路失指,以为夫子云时哉者,言是时物也,故取而共具之。孔子以非己本意,义不苟食,又不可逆子路之情,故但三嗅其气而起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释为:“色斯举矣,翔而后集。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几而作,审择所处,亦当如此。然此上下,必有阙文矣。”

  朱熹明言“必有阙文,不可强为之说。姑记所闻,以俟知者”,已知这节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容易,达成共识则更为困难。但如果结合整个《论语》文本以及孔子思想的主线来看,显然不能简单就字面意思理解为子路以雌雉是时令之物,捕杀供孔子食用,而孔子只三嗅其气而起。不能说雌雉之起,或者子路之拱有微言大义,但《论语》整体话不轻出,言出必有中的要义显然是要遵守的。在这个意义上,朱熹的诠释更贴合孔子的原意,“时哉时哉”而以物言人,“共之”而切己有感,均不离《论语》的主旨。

  《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一节的歧义更繁。《集解》云:“有马不能调良,则借人乘习之。孔子自谓及见其人如此,至今无有矣。言此者,以俗多穿凿。”《正义》云:“史是掌书之官也。文,字也。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不敢穿凿。孔子言我尚及见此古史阙疑之文。‘有马者借人乘之’者,此举喻也。喻己有马不能调良,当借人乘习之也。‘今亡矣夫’者,亡,无也。孔子自谓及见其人如此,阙疑至今,则无有矣。言此者,以俗多穿凿。”

  《正义》以训诂而正,前半段的理解恰当充分,但却对“有马者借人乘之”一句解释得牵强,以至于不能衔接前半段的表达,虽已明知“俗多穿凿”,却依然出离不了窠臼。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文是文册典籍,献则是贤人,指人之谓。孔子表达的是,历史文化的经验是由人与文本传承下来的,文明的逻辑与走向离不开固有的传统,文明不可能是无本无源之果,这是经验之谈也是合乎理性的选择。因革损益而不是割裂历史文化的传统,必然重视文与献,“有马者借人乘之”的理解则是文献的阙疑,《集注》杨氏曰:“史阙文、马借人,此二事孔子犹及见之。今亡矣夫,悼时之益偷也”,或如朱熹谨慎的态度,引胡氏曰“此章义疑,不可强解”。

  此外,诸如《阳货》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以及《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乍看起来,并不符合当代的评判标准,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历代的注疏以及新解并没有趋于一致的看法,以训诂学的进路回护者有之,以时代观点进行曲解者有之,但千变万化,总归是要从孔子的思想主线、逻辑进路出发,即使有不合时宜处,即使有驳辩难解处,放到整体的历史文化中,置于具体的语域中,尽情则合情,尽理则达理。“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经”本就是规范、准则以及价值的载体,不断而有序的枝叶开散,难能而可贵的新心新德,是经典之于时代的意义,之于人性的赋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