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融合发展之路
2023年09月22日 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2日第2741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雅静

  近十年来,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注重对策研究、倡导跨学科交叉的区域国别研究异军突起。9月9—10日,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共同探索世界史与区域国别学的融合发展,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

  世界史是区域国别研究的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院长梁占军认为,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建设为“1+1+X”的模式:两个1分别为对象国的母语和历史,X则需借助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在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内,外国语言学的地位不可或缺,但只是工具;世界史才是理解区域现实问题的基础。区域国别研究要处理好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之间的关系,理解现实问题必然要以历史问题为切入点。

  不少人将区域国别研究误解为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研究。“应该准确定位世界史和区域国别学之间的关系,世界历史研究是区域国别学的基础。”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会长俞金尧提出,区域国别学首先应明晰研究对象,区域国别学属于国际问题研究范畴,国际问题研究主要指本国以外的问题研究,区域国别研究是国际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因此,区域国别研究的任务和目标是对世界各地区、各国做全面研究了解,继而为政府制定政策、民间交流提供学术支撑。

  世界史是区域国别学的天然学术来源之一,二者的研究对象基本一致,即世界各民族、国家与地区。但在研究内容上,世界史研究的是其历史;而区域国别学研究的是所有方面。河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艾仁贵谈到,在研究中,既要关注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密切关系,也要明晰世界史学科与区域国别学的内在差异。世界史是所有涉外专业的基础学科,必然也是区域国别学的交叉学科。

  区域国别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对于服务国家战略、探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解决区域国别热点问题的中国方案、促进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席来旺表示,区域国别研究要从百年变局的纵向角度和国际格局的横向视角相结合出发,探究重构全球治理创新之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王铁铮提出,加强区域国别研究要在强调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同时突出其学术性(即科学性),要有大的研究视野,不能局限于国别性,需要规律性和深层次的探究,要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应注重智库功能和学科建设的关系,推出为社会和国家发展服务的产品。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认为,世界史是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的一门必修课,不学世界史,尤其是不学习对象国或对象地区的历史,就培养不出区域国别学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方长平表示,从新时代国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应致力于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打造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相互支撑的新模式。一方面,将社会资源“引进来”,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座,搭建交流平台,为学生争取到相关国际组织、国家媒体、跨国企业、高端智库调研实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让高校资源“走出去”,大量参与学术研讨和国际交流,与媒体、智库合作并积极发声,将个人和团队的研究成果社会化、国际化,为中国理解世界、向世界解释中国培养全方位人才,确保区域国别学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