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年间,清政府为筹备立宪,曾举办人口普查,是为宣统人口普查。何炳棣、侯杨方基于对数份督抚奏折的解读,对宣统人口普查的执行情况及普查结果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评价。何炳棣认为宣统人口普查并未切实执行,普查结果也是自欺欺人的;侯杨方则认为宣统人口普查曾切实执行,且由于结合了地方自治的建立,调动了地方士绅的积极性,故保证了人口普查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由于督抚奏折对宣统人口普查的报告极为简略,仅依据此类史料评判宣统人口普查,结论难免产生分歧甚至对立。《申报》《东方杂志》等报刊留下了丰富的来自民间视角的宣统人口普查资料,对其进行发掘和解读,有助于深化对宣统人口普查的认识。
清政府在举办宣统人口普查时,各地曾掀起调查户口风潮。该风潮持续一年多,波及十余省,民情激烈,曾引起朝野各界的注目。在各地调查户口风潮中,又以江西、江苏、山东等地最为剧烈。
江西省的调查户口风潮发端于丰城。1909年5月9日,丰城县县令邀集该县七坊士绅造册编查。编查行将结束时,多地发生索还户口册、捣毁编查员房屋及捆吊殴打编查员情事,且各处谣传编查户籍是为了征兵、兴人口税及以被编查者之灵魂镇压铁轨。至6月3日,该县曲江的抵制行为已发展为聚众至千余人,打毁公局、拆毁店房,洗劫编查员家室的大风潮。丰城之后,江西宁都等数个州县亦纷纷滋事,群起反对,气势汹汹,无不以杀尽调查员为唯一不二之方针。一时之间,风潮迭起,大有不可遏止之势。
江苏省调查户口风潮始自宜兴,后延及苏省各州县,波及范围之广、规模之大,相比于江西有过之而无不及。1910年1月,宜兴县和桥镇举行户口调查时引起民众疑忌,再加上匪徒出而造谣,最终激起风潮。1月27日,千余名民众蜂拥至该镇鹅山学校,击伤教员,毁坏学校的房屋器物。和桥司官出外弹压,肩舆亦被击碎。宜兴县和桥镇的调查户口风潮迅速延及荆溪县丁山等地,各处毁学堂数量不一,烧绅董房屋数十家,群情汹汹,势甚剧烈。宜荆酿成风潮之后,阳湖等近二十个州县均掀起了反抗户口调查的风潮,平和者聚众喧闹,要求索回户口调查册,激烈者毁房劫绅,冲击公所、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
总体而言,江西、江苏等地的调查户口风潮虽然波及范围广、规模较大,但尚未形成官民之间的尖锐对立,大部分风潮在政府官员、地方士绅的抚慰劝解下最终都得以平息。不过,也有一些地方因官民或绅民之间积怨过深,已成水火之势,在调查户口风潮的催化下,遂酿成民众集结围攻县城的大规模民变。山东省莱阳县和海阳县即是如此。
各省调查户口风潮,虽波及范围广狭不等,剧烈程度有差,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宣统人口普查的举办带来了阻碍和困扰。一方面,不少已完成或正进行人口调查的地方,因民众索回、毁坏调查册籍,原有调查结果毁于一旦;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民众在调查户口风潮中冲击调查机构及调查人员,对调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迫使他们或辞职规避,或裹足不前,最终影响人口调查的顺利举办。
从起因与民众诉求来看,各地调查户口风潮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类调查户口风潮的酿成,多因民众对人口普查本身心存猜疑误解。在此类风潮中,民众一般以取回户口调查册为基本诉求,较易平息。第二类调查户口风潮的酿成,则多因民众欲借调查户口风潮达成其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诉求。在此类风潮中,民众以减免捐税、停办新政、查处劣绅为其主要诉求,不仅抵制人口普查,还敌视地方士绅,甚或冲击官府,一般较难平息。综观各省调查户口风潮,实以第二类为多,可见其背后有更为深刻的社会经济动因。
第一,清政府举办新政所需巨额经费,最终多以捐税的形式转嫁给广大民众,致使一般民众不堪重负,民情早已达积久思变的地步。其时,朝野有识之士不仅对此有透彻的理解,亦毫不隐讳。时任直隶总督即指出:“(山东)莱阳幅员辽阔,俗尚强悍,绅民交恶,已非一日,近年举办新政,假手乡绅,更不理于众口积怨已深,久思寻衅。”(《直督查覆莱海两县滋事情形》,《申报》1910年4月24日)当各地举办人口普查时,民众既受累深久,以为虐民之事复生,故谣诼四起,群情恐慌,最终激起反抗调查户口的风潮。
第二,晚清以降,随着西方器物、制度、思想观念的涌入,国内已形成中西激荡、新旧融合的局面。然而,在面对新事物时,各阶层群体因接受能力和意愿不同,极易形成观念上的断层。及至清末,随着西方宪政思想和户政制度的传入,不少官绅已视人口普查为筹备立宪之第一要政,然一般民众仍固守原有观念,不知立宪为何事,调查有何益。因此,当清政府举办人口普查时,官绅知其为筹备之要政而毅然力为;民众未见其利,以创举而惊疑,遂导致双方关系紧张,激起大规模反抗调查户口之风潮。
面对各地调查户口风潮,朝野各界大致形成了两种应对策略,其一将其视为愚民暴乱,主张武力弹压;其二则将其视为官绅虐民下民众不得已的反抗,主张劝谕抚慰。在各地调查户口风潮中,以主张劝谕抚慰者为多。部分地方长官之所以主张劝谕抚慰,是因为一方面认识到风潮的酿成,多因地方官绅苛政虐民,致使“民夙怼官”,故政府虽有利国便民之设施,民众亦每以蠹国殃民而群起反对;另一方面意识到风潮的激起,还因官绅在举办人口普查时没有开导民智。在教育不普及的情况下,民众对于人口普查茫然无知,心生疑忌情有可原。因此,为官者应巡行乡野,竭诚演说,尽情劝谕;为调查员者,同时应设法劝遵,曲述理由,如此对民众实施宣传教育,乡民虽愚,疑虑自然冰释。
仔细考察宣统年间各地的调查户口风潮后,对于学界有关宣统人口普查之既有认识,似乎可以作如下补充和修正。首先,综合督抚奏折及报刊的记载可知,宣统人口普查在多数省份确曾执行,但鉴于各地调查户口风潮对人口普查所造成的阻碍与困扰,对其执行效果不宜过高估计。其次,在宣统人口普查的举办过程中,地方士绅的确是中坚力量,但在各地调查户口风潮迭起,绅民矛盾激化,地方士绅的人身、财产安全面临巨大威胁的情况下,他们能否一直保有较高的积极性仍值得进一步考察。最后,在宣统人口普查中,各地官绅未能对民众实施有效的宣传教育,是酿成风潮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言之,清末和民国时期,历届政府在举办人口普查或调查时,始终未能对民众实施有效的宣传教育。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人口普查时,中国共产党凭借卓越的宣传动员能力,消除了民众对人口普查的疑忌心理,确保了人口普查的顺利举办。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近代中国户政制度建构研究”(XSP22YBC066)、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近代户政制度研究——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19C006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