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叙事学视角下的尹湛纳希世情小说研究
2022年11月28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8日第2539期 作者:刘冬梅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使以前被忽视的空间问题凸显出来。在龙迪勇提出构建“空间叙事学”的理论设想,并出版专著《空间叙事学》之后,学者们纷纷响应。空间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为文学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清末蒙古族文学家、思想家尹湛纳希的世情小说《一层楼》及其续书《泣红亭》讲述了出身礼乐诗书名门的贲府公子璞玉与其三个表姐圣如、琴默、卢梅的爱情故事。在小说中,尹湛纳希以真实存在的卓索图盟地区的忠信府为原型,构建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想象空间。本文借鉴空间叙事学理论,尝试从小说命名的空间意识、人物塑造的空间表征法以及空间因素对小说结构的影响三个方面出发,对小说《一层楼》及其续书《泣红亭》展开分析。

  第一,小说命名的空间意识。在小说《一层楼》中,作者把《红楼梦》中的故事放在“一层楼”中重新呈现出来,在这一空间内,璞玉与卢梅、琴默、圣如爱情的悲欢离合和《红楼梦》“事态竟若同出一轨”。对于“一层楼”的寓意,尹湛纳希在序言中说:“盖因桃杏园畔,芙蓉都境,焚心香一案,三千色世,缈如幻海,竟生无限春梦,于是玉楼一层如蜃气而作焉。” 蜃气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指在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折射的作用下,远处景物显现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幻现象。这表明尹湛纳希用小说中的空间构思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在《红楼梦》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新的虚幻空间——“一层楼”。

  《一层楼》中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忠信府展开,忠信府是一个既现实又虚幻、既精确又模棱两可的混合体,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一个特殊空间。忠信府以尹湛纳希的故居忠信府为原型,除了对某些景致有所夸张外,其位置和规模基本上是纪实的,而且府里众人的衣着服饰、饮食习惯、日常用品等都与那个时代相吻合。但是,这一空间与真实空间是有差别的,具体表现在小说中描写贲府众人过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情形。据近代蒙古族哲学家罗布藏全丹的《蒙古风俗鉴》记载,五月初五和八月十五之日的禁忌之规是汉人的信条,真正的蒙古风俗中是没有的。换句话说,清代卓索图盟地区蒙古族是不过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而作者在小说中,用二十四节气和腊八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起构成小说的时间线索。因此,尹湛纳希所塑造的是一个变形的、带有主观色彩的地理空间。

  第二,人物塑造的空间表征法。现代文艺理论一般认为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在三要素中居首要地位。作家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的描写刻画人物。同样,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场所或空间。龙迪勇把通过书写一个特定空间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称为空间表征法。《红楼梦》中的人物塑造呈现出空间表征法的色彩,作者既描写了一个多人生活的大空间——大观园,还描写了一个个反映人物个性的私人空间,如秦可卿的卧房、林黛玉的潇湘馆、薛宝钗的蘅芜苑、贾宝玉的怡红院等。尹湛纳希在《一层楼》中同样塑造了一个和大观园相仿的花园——荟芳园,贲府众人在此过节、赏花游玩等。尹湛纳希也描绘了主人公圣如海棠院的布置和贲府老太太居住的介寿堂的摆设。圣如将屋子布置得清闲幽静,物品摆放整洁,深得贲侯赞赏,这和圣如寡言缓步、眉目间显出格外深沉、举止中呈现难言之美的人物形象相得益彰。卢梅在贲府居住的绿竹斋是尹湛纳希以林黛玉的潇湘馆为原型仿造的,在小说中,尹湛纳希借秋海棠花叶上,雨水连连滴下恰似离乡佳人眼泪,描写卢梅触景伤情的悲秋之感。

  第三,空间因素对小说结构的影响。《一层楼》的故事情节围绕忠信府展开,以忠信府为中心,璞玉和贲侯的活动半径不断扩大,延及凤鸣州、九连山、乌兰营等地方。圣如、琴默、卢梅三个人作为贲府的客人,在忠信府与家乡之间往返。从空间布局来看,小说基本上是单线结构,司田人的故事看似游离于小说主题之外,但也有意义。而在《泣红亭》中,因为小说人物活动空间的不断变换,作者放弃了《一层楼》的单线结构,以璞玉跟随父亲到北京,之后南下的经历为主线,又分别展开了卢梅的遭遇、琴默的故事、金夫人南下三条线索,几条线索时而交叉,时而分离,最终合而为一。所有线索在杭州汇聚后,故事继续向前发展,众人最终回到家乡忠信府。这一结构方法类似于影视作品里的平行蒙太奇手法,对地理位置相隔很远的地方进行编辑重组,让读者快速地将视线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如果说《一层楼》是在《红楼梦》空间上的重新演绎,《泣红亭》则是作者在《一层楼》的基础上,又设置的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人物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穿梭于几个城市之间。空间的转换除了带来小说叙事结构的变化外,还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离奇、人物命运更加跌宕起伏。

  尹湛纳希作为一个具有才华的蒙古族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不能通过科举考试振兴家业,实现自身的价值。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遭遇不公后的愤懑转化为创作动力。当创作主体无法找到内心的平和时,往往试图用一个想象空间来取代现实空间,小说建构的空间无论怎样变形、重构,都是作家心灵的投影,是经过了作者构建的理想空间。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文化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