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闻传播拔尖创新人才
2022年11月25日 06: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5日第253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梯队的“火车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1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新闻传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专家学者共聚云端,围绕新闻传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创新模式、教育共同体建设以及评价体系构建等议题分享心得,集思广益。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育人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表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养造就卓越的新闻传播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仍旧面临供需矛盾问题,亟须打通育人与用人上下游联系,回应国家对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之需。
 
  在如今多元的传播形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新闻传播事业的党性原则愈发重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谈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压舱石”“定盘星”。政治品格的涵养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是前提,是准绳,更是基石。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晓红表示,首要命题是坚持学生价值使命塑造。她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育人环节中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创新思维和能力是重中之重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相贯通,进一步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看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有肥沃的土壤,才能让创新生根发芽。要从教育观念、制度机制、实践模式等各个层面进行探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扎实基础素养,提升专业知识。而创新性思维和能力则是培养拔尖人才的重中之重。
 
  伴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体融合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战略部署。强月新表示,如今,新闻传播学科内部专业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通趋势,“全媒化”成为首要培养目标。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及行业实践都体现着科际交叉的特色,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法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甚至医学、心理学等多元学科专业研究相结合,将在内容生产实践和行业竞争中体现出突出的优势和后劲。
 
  “拔尖人才,不仅意味着对专业领域知识的精通,还意味着能够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改造、转向和创新。”王晓红谈道,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要特别注意对好奇心的滋养和塑造,注重培养其思维和思考方式,完善知识体系,使人才能够对变化的世界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表示,数字革命带来巨变,数字中国是当前新闻传播专业面对的现实场景。新闻传播专业需要进行价值、知识、能力的三维重塑。在高度变化、迭代加速的社会中,提升新闻专业硬核能力,包括精准的社会定位能力,数据分析、加工、呈现能力,沟通表达及技术能力等,不仅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合理规划人才培养战略布局

  近年来,我国各个高校不断推出人才培养创新举措。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表示,要不断推动学科方向的改革和完善,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要推进实现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目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平台,占领新兴领域的国际学科制高点,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人才”“专才”“通才”人才培养体系。
 
  来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台侨学生,是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中最鲜活的组成部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总结道,要坚持思想引领、国家认同,制定完善系统的国情教育体系,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研习,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同时,坚持分类培养,同向融合,多方协同,打造“全场景”实践育人系列项目,提升港澳台侨学生学习能力。此外,要开展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通过职场培训、朋辈引领、联合校友等方式携手同行,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力量。
 
  周勇谈道,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为党和国家培养一大批胜任治国理政需求的新闻传播拔尖创新人才,要牢牢抓住人才质量这个关键,形成培养和评价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大循环育人机制。在横向维度上,实现专业学科壁垒的全部敞开、全面打通,全球多学科实质性的课程、专业、学科知识的融合。在纵向维度上,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打通本硕博全周期的培养路径,完善学生成长的评价标准,以此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