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技亟须“负责任创新”规划设计
2020年12月01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1日第2059期 作者:钱洪伟 庄威敬

  当前,科技创新在注重经济收益的基础上,开始重视对人、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负责任创新”的理念对指导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在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科技力量支持的迫切需求下,如何在应急科技领域做好“负责任创新”规划设计,成为应急科技创新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现实命题。

  应急科技领域的“负责任创新”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突发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也十分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平安中国”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平安中国的建设进程也对应急产业体系及市场形成提出了需求和挑战,而应急产业体系及市场形成演变一直在逐步摸索发展。比如,2013年工信部估算消防、安防、防灾减灾、应急通信等在应急领域所用设备及服务的产值已达到近万亿元的规模。2017年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文件指出,我国要大力推进应急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制定应急产业发展培育计划。在2019年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慧应急发展论坛上,全国应急产业联盟发布了应急装备共享服务平台等。应急产业在国家重视的基础上高速发展,同时,在科技创新中如何做到“负责任创新”引起人们关注。

  “负责任创新”最早由德国学者海斯托姆(Tomas Hellstrom)提出。这一概念已逐渐被学界重视起来,并被列入2020年欧盟的发展规划之中。“负责任创新”是一种在各行各业的创新中关于创新本身的新型治理模式。在英国学者欧文(Richard Owen)看来,“负责任创新”是指通过目前对科学和创新的集体管理来关注未来,其提出的“四维度”模型理论框架,即“预测—反思—协商—反馈”模型,在“负责任创新”的研究中颇具代表性。“负责任创新”理念把科技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与传统创新相比,其更加注重企业责任与其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机结合。这对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应急科技包括应急监测预警、应急信息平台、应急模拟仿真等传统与新兴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应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产物。随着突发事件频发,应急科技在突发事件风险防控及应对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但应急科技创新在支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也暴露出像救援机器人安全风险、应急信息平台建设不全面、信息共享不及时等系列问题。对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在通过应急科技创新获取经济收益的同时,加强对人、社会与环境的关注。在加强应急科技创新工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实用能力,要注意可能会给人、社会及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创新之初针对这些不确定风险隐患做出预设性防控规划措施,尽量防范、规避及减缓这些问题的出现。这一做法便是应急科技领域的“负责任创新”规划设计。

  应急科技“负责任创新”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

  应急救援中的水下和水上救援机器人、履带救援机器人等各类救援机器人,在有些地区已被投入使用。但是,如果在救援过程中,机器人系统被侵入或内置芯片受损,那么处在突发事件中的人员可能将无法被救出,还可能会造成救援人员的伤亡。公众对于这一科学技术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抗拒情绪,这一应急科技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举步维艰。除此之外,为便于更好地开展应急响应、综合协调及指挥调度等工作,我国各地应急部门正在陆续建立各自应急信息平台,但是在应急信息平台建设之初,各部门有时会各自为战,所建立的平台差异性较大,信息共享困难,这种情况对于跨区域救援无疑是一大难题。信息无法及时获取,将直接影响应急指挥救援工作。再比如,人脸识别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当然,应急科技创新领域也在采用人脸识别相关技术,但是人脸数据的保护办法尚不完善,一旦相关信息泄露,后果难以预测。

  在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应急科技领域“负责任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急科技领域的“负责任创新”模式,将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关注科技创新高效快捷的同时,开始重视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应急科技领域的“负责任创新”对应急工作的作用是巨大的。2019年3月15日,在山西乡宁发生的一起山体滑坡事故中,救援人员对现场进行科学评估,确定救援方案,利用搜救犬与侦测仪器、人工搜救与工程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遇险人员最终被全部救出。2019年7月21日,在江西宜春发生的“驴友”救援中,救援人员利用手机信号定位、无人机空中侦察等技术手段,确定待救援人员的详细位置,最后通过架设人工绳桥、采用重型工程机械的方法对“驴友”进行救援,最终营救出遇险人员。

  不过,科技创新也是一把“双刃剑”。比如,“老年人因没有电子健康码被拒绝乘车”的事件,说明一些老年人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享受到“科技福利”,反而会受到一些科技限制。在每一种技术或工具被发明并应用的过程中,其宗旨一定是以人为本、为人类服务。因此,在对这些应急科技开发前,需要对其未来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做好防范和应对,做好应急科技领域的“负责任创新”。

  应急科技“负责任创新”的实现路径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如何做到应急科技领域的“负责任创新”,是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及相关群体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应急综合协调、应急资源整合利用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我们可以根据欧文所提出的“四维度”模型对我国应急科技领域的“负责任创新”进行理论框架规划设计。

  1.“预测”维度。这一维度要求在进行应急科技的研发前,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与威胁进行预测,使得风险在可以被认知、管理和控制的范围内,以便后续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消解。比如,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开发之初可以针对其系统被侵入设立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应对,针对芯片受损问题可以在开发之初对芯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可以加强对机器人的维修、修复。这一维度下可以预测到绝大多数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处理。

  2.“反思”维度。这一维度要求应急科技的开发与研制过程必须符合各种相关程序与法律法规,确保这项技术的合法性与可行性。这一维度涵盖科技研发从始至终各个环节。比如,在应急信息平台的开发与研制中,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人员信息的泄露、相关应急核心技术的泄露,如果存在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对信息平台进行建设健全,做好安全保障,来解决这一风险。在应急无人机的研发与设计中,需要考虑无人机对大雾等恶劣环境是否能够适应,以便在开展无人机搜寻救援时发挥其应有作用,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地标引导无人机对灾区进行覆盖扫描等。这一维度更加注重伦理道德问题与其合法性。

  3.“协商”维度。这一维度要求在应急科技创新的同时考虑到各方利益问题以及环境和社会影响,应由各方商讨,协商出一种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比如,在应急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各地区各自研发,结果是地区之间可能会因为程序标准化等差异造成信息无法互通。若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应急信息平台建设之初集合有关部门、企业以及个人进行会议商讨,综合各方需求、供给及相关问题、建议,对应急信息平台进一步修改完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在这一维度中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最终会得到令各方都满意的应急信息平台。这一维度的目的是调节应急科技创新利益攸关方,达成共识。

  4.“反馈”维度。这一维度同样可以理解为回顾,通过特定的回顾机制对应急科技从研发到应用进行评估。这一环节要求技术开发者、创新者不再局限于这项技术中,而是要把视野发散到整个社会环境中,考虑技术对于社会和道德伦理的影响。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都应在这一阶段得到有效解决。救援机器在救援过程中出现停止工作、遥控失效等问题时,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改善,在日后尽量避免发生这些情况,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从这一维度可以更深层次去发现在“反思”维度发现不了的并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平安中国建设进程中,对应急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从系统观念角度看,为平安中国提供有力有效的科技支撑,并推动应急产业体系快速发展、应急产业市场尽快成熟,应急科技领域的“负责任创新”必不可少。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