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06月22日 09: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2日总第2432期 作者:余泳泽 段胜岚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外形势做出的重要谋划,也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内需动力不足和外需不稳定性增强的双重抑制。在“十四五”期间,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现代产业体系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培育内需体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经济增势放缓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下,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我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全面促进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增强消费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并将其真正转化成消费需求。初次分配更加强调公平与效率,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再分配力度,让政府支出从促进发展向提高公共福利转变;进一步加强民生领域建设,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预防性储蓄动机。另一方面,以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和数字经济,倡导绿色、健康和安全的消费方式,发展定制、智能、体验等新型消费模式。调整耐用品消费政策,减少住房支出在消费中的占比,优化居民支出结构。

  扩大国内有效投资,增强投资对供给结构优化的关键性作用。一方面,保证投资合理增长和效率提升。扩大国内有效投资,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使其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鼓励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扩大新兴产业投资并把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奏。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体系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银行、证券和股权等协调互补的直接投融资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点支持普惠金融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限制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膨胀,抑制资本“脱实向虚”。

  提高供给结构适配性

  新发展格局下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要与时俱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善供给结构和质量增强供需适配性。

  首先,优化供给结构,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高效。要加快国内产业链、价值链建设,针对不同行业精准设计供应链战略和支持政策。加快实体经济发展,抑制“去工业化”倾向,保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价值链地位提高的同时,引导生产要素向先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集聚。聚焦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需要,建设定制式、个性化和互动性的高端完整服务体系。改善生产性服务业的质量和结构,提高先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效率。依托大数据与信息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平台,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其次,促进各类要素顺畅流通和优化配置,着力打造“流动自由、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发挥人才红利,打造高水平尖端人才团队。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政策,破除创新创业壁垒,完善国内就业“软环境”。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建设,鼓励高校开设交叉专业和基础前沿理论教学,培养复合型全产业链人才和关键领域创新型人才。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与效率:逐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权责清晰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监管到位的环境污染约束机制和高市场化水平的排污交易制度;因时因地选择多样化的环境规制工具。总体而言,健全要素市场化自由流动机制,实现要素配置的优质高效和功能互补。要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破要素在城乡、区域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

  最后,加强自主品牌和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与品牌建设相结合,打造中国的中高端自主品牌。实施品种、品质、品牌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努力做新品、精品、名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实现“中国创造”。面对消费者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要从提高产品质量入手,确保优质产品、中高端自主品牌以及现代服务产品的足量与优质供给。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的有效衔接,推动供需协调匹配。

  深化产业环境改革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发挥改革的制度创新作用,在市场失灵的关键领域和外部性较强的经济活动中协调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

  一是要继续推进创新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针对经济循环的主要环节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要破除制约技术创新的制度性、结构性障碍。健全科技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用市场化手段配置知识、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减少行业和区域壁垒。着力构建技术共享、扩散和溢出机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改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科技成果市场化收益回报的激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维权体系并加大侵权惩罚力度。政府要对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突破给予充分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完善基础研究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二是加快产业政策调整,优化竞争性政策环境。放弃干预和替代市场的选择性政策,构筑弥补市场不足和一视同仁的功能性、竞争性产业政策,推动产业政策从选择性向普惠性转变。调整产业政策手段,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从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政策工具选择上从过度依赖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向发挥不同政策工具互补性作用转变。地方政府要增强产业政策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适配性。改变直接补贴的传统手段,充分发挥资本杠杆的力量和资本市场在支持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将原本指向特定产业的支持政策转向与技术创新挂钩。通过负面清单管理等方式治理部分行业存在的严重产能过剩问题。

  强化基础支撑建设

  统筹推进产业基础能力、现代化基础设施和流通体系建设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一是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在零部件、技术和工艺等方面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消费品和服务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相衔接的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检测检验等产业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二是要改造传统基础设施,加快民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民生领域建设投资,在住房、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补齐短板,通过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间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部署5G、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新型数字化设施建设,打通多元化市场投资渠道。形成覆盖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基础设施支持体系,让传统基础设施与民生、新型基础设施互动相融,共同支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强化现代化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加快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逐步破除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在标准、政策上的统一,推动区域和国内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强化物流体系的支撑作用。具体包括:完善现代贸易流通和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区域和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贯通高速铁路和水陆空干线;通过健全现代物流体系、提高交通通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和统一联动的国内市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境目标约束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0&ZD08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